卷首語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如此文藝范兒而又詩意十足的文字很難想象是出自落筆嚴謹的中央工作文件。鄉愁,這個我心向往之卻又漸行漸遠的詞匯,觸動了很多人內心最柔軟的思鄉情愁,在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之后迅速成為熱詞,廣為各級政府、媒體、學者等多方引用。中國作為鄉村社會發展歷史最悠久、成熟度最高的國家,應該是世界上鄉愁情結最濃的,全體中國人往上數三代,大多出自農村。斜陽余暉,又見炊煙裊裊,是我們割舍不去的兒時過往與世代傳承的共同記憶,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是我們身處車水馬龍的都市卻仍向往的桃花源與理想國。 衣食足而后知榮辱。伴隨著近年來的快速城鎮化進程,經濟發展了,社會進步了,當我們以世界經濟總量第二甚至第一經濟大國的民族自信,有了更多的閑情可以放慢腳步來審視自己內心真正訴求的時候,我們發現可以寄托鄉愁思緒的最原真的鄉村正在悄悄遠去并大規模消失,幾乎在不經意間我們正在失去曾經以為可以一直守望著的精神家園與文化根脈。這是我們經歷的最痛楚的鄉愁,于是,我們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去尋找和挽留。 隨著三批2555個傳統村落名錄的發布,傳統村落作為現代都市人留住鄉愁 ...
作者: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
出 版 社: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09月
ISBN:978-7-112-18429-3
卷首語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如此文藝范兒而又詩意十足的文字很難想象是出自落筆嚴謹的中央工作文件。鄉愁,這個我心向往之卻又漸行漸遠的詞匯,觸動了很多人內心最柔軟的思鄉情愁,在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之后迅速成為熱詞,廣為各級政府、媒體、學者等多方引用。中國作為鄉村社會發展歷史最悠久、成熟度最高的國家,應該是世界上鄉愁情結最濃的,全體中國人往上數三代,大多出自農村。斜陽余暉,又見炊煙裊裊,是我們割舍不去的兒時過往與世代傳承的共同記憶,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是我們身處車水馬龍的都市卻仍向往的桃花源與理想國。
衣食足而后知榮辱。伴隨著近年來的快速城鎮化進程,經濟發展了,社會進步了,當我們以世界經濟總量第二甚至第一經濟大國的民族自信,有了更多的閑情可以放慢腳步來審視自己內心真正訴求的時候,我們發現可以寄托鄉愁思緒的最原真的鄉村正在悄悄遠去并大規模消失,幾乎在不經意間我們正在失去曾經以為可以一直守望著的精神家園與文化根脈。這是我們經歷的最痛楚的鄉愁,于是,我們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去尋找和挽留。
隨著三批2555個傳統村落名錄的發布,傳統村落作為現代都市人留住鄉愁的重要物質載體,在全國范圍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不光是傳統村落本身所處的宜居自然環境,擁有的鄉村聚落空間和鄉土景觀風物,還有其融合與傳承的數千年農耕文明基因與中華倫理血液,及其所代表的多樣化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
從兩年一小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到一年一大選的中國傳統村落,不光是名稱的變遷和數量的飛躍,同時也意味著保護對象的內涵深化與外延拓展。從住建部、國家文物局的獨角戲到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的聯袂出演,再到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游局的橫空出世,多部局合作模式充分展現了在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方式等方面的觀念轉變。一方面,我們需要并仍在繼續擴大傳統村落的保護范圍;另一方面,我們要保護的不是一個個放在博物館中的文物標本,而是能夠繼續繁衍生息的家園。因此,在思考哪些村落需要保護以及如何保護的同時,我們也需投入更多的心力重新認識傳統村落的價值與使命,探究如何讓這些保護下來的村落獲得新生與活化。
保護傳統村落,使其各美其美;活化傳統村落,使其美美與共。珍之用之,我們方能攜傳統走入現代。
本期特約主編:
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講師
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常務副主任
《旅游規劃與設計》副主編
目錄:
(一)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的理論研究
1、 村落保護:大眾化和產業化 (羅德胤)
2、 淺析基于“十三五”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規劃綱要保護機制研究 (張文君 陳丹良)
3、 旅游導向型鄉村社區可持續再生:舊問題的新思路 (徐小波 鐘櫟娜)
4、古鎮古村旅游發展模式初探 (任國才 韋佳)
(二)中國傳統村落旅游規劃
4、 京郊傳統村落的存續現狀及其旅游可持續發展——以爨底下村為例 (戴林琳)
5、 海口火山口周邊傳統村落群旅游開發可持續收益機制研究 (吳玨 王琳)
6、 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待解瓶頸——以浙江松陽縣實踐為例 (肖正華)
7、 基于遺產活化的傳統村落保護與旅游規劃實踐——以湖北省廣水市桃源村為例 (薛濤張華)
8、 旅游導向的傳統村落規劃設計探索——以廣西龍道村為例 (孫永萍)
(三)國外傳統村落研究
10、芬蘭傳統聚落保護、區域發展及旅游業開發的經驗與教訓——以皮斯帕拉為例 (Karine Dupre 許碧霞 吳必虎)
11、中日傳統村落保護狀況比較與思考 (殷煒達 駱暢)
12、保護文化遺產與應對氣候變化雙重挑戰下的澳大利亞傳統村落旅游——以昆士蘭州莫斯曼為例 (許碧霞 王珺 戴林琳)
(四)村落保護的多樣思考
13、中國傳統村落的風水地理特征 (于希賢 于洪 于涌)
14、互聯網技術促進傳統村落保護與旅游發展的實踐 (陳清凝 王鵬)
15、奢華度假村的解構式設計 (威保羅 李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