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聯合主辦的“國家公園項目成果交流和國家公園試點進程分享會”在京師大廈舉行,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教授受邀出席了此次會議,并發表題為《中國國家公園:由旅游向游憩轉型我們準備好了嗎?》的演講。
來自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相關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國家公園試點區和非政府組織等幾十位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解讀《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及當前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的核心問題;交流各方國家公園相關議題研究情況,探索《總體方案》落地所需的理論依據、科學技術支持、政策創新和實踐操作。分析國家公園試點區建設進展、困難和訴求,討論國家公園研究如何進一步支持試點建設。
在會上,吳必虎教授發表了題為《中國國家公園:由旅游向游憩轉型我們準備好了嗎?》的演講。首先他根據國際經驗總結到,多國的國家公園都以資源保護與游憩體驗為兩大基本管理目標(NPS Policy,VERP),但是因為中國生態環境在工業化思維下遭到過度嚴重的破壞,國家公園由地方政府管理并依賴門票經濟造成過度旅游開發,國家公園作為公共產品的游憩供給又嚴重不足等原因,導致我國的國家公園必然選擇保護第一、利用第二。
因為缺少部門之間溝通機制導致國家公園旅游一度出現污名化,此前國家環保局,住建部有關負責同志多次對國家公園旅游開發提出負面意見。此次中央文件《總體方案》就明確了國家公園里面及周邊可以搞旅游,這是公共資產提供美好生活(異地生活)方式的社會責任和政府響應。
在實踐中,游憩和旅游常常會被混用。游憩,本質上也是旅游,只不過這種旅游更多地具有公共產品性質,如戶外教育與環境解說。中等收入群體旅游消費需求促進國家公園產品更新,中央將代替地方政府來統一管理,那么地方從何獲利?吳教授認為可以開放特許經營權來減輕門票經濟的依賴性,同時減少改革阻力。
吳教授看似“唱反調”的演講得到了大家的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