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教授受邀對太原晉源區黨政領導進行了旅游專題的講座。講座圍繞太原晉源區的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指出旅游驅動城鎮化道路的展開應從擺脫路徑依賴、活化文物資源、構筑生活方式這幾方面著手。
吳教授提出,山西面臨著過剩經濟時代的収展轉型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城鎮化人口過半,工業過剩致使去產能壓力巨大;建設過剩致使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失勢、土地財政走到了盡頭;農業過剩致使中國糧食存在高產量、高庫存、高價格、高進口的四高問題;旅游觀光過剩致使風景區及文物單位不開放。
過去三十年來,中國的城鎮數量及規模發生巨變,增量規劃推動著中國高速城鎮化;第二產業及工業迅猛發展,但對GDP的貢獻率卻逐步降低,工業化粗放模式導致全球環境遭不可逆轉的破壞。對比數據顯示,晉源區的三產比重明顯不足,如何擺脫工業的路徑依賴,旅游是導向型城鎮化道路的最佳選擇。
經研究表明,游客到晉源區旅游主要是為了文物古跡、山水風光和休閑度假,其中80%的游客選擇文物古跡參觀作為來晉源的主要目的。在觀光型旅游過剩的時代背景下,晉源區如何擺脫過去傳統的路徑依賴,實現旅游業的轉型升級?
反思中國的《文物保護法》,吳教授呼吁,勿讓《文物保護法》成為《文物毀滅發》。以國際準則《威尼斯憲章》為依據的法律法規制定的《文物保護法》不適應中國國情。歷史表明,中國的文化遺產是通過不斷原址重建形成的。歷史近90%的古建毀后系原址重建,中式土木結構建筑需要不斷的維護與更新才能代代相傳。
橫向國際比較表明,文化遺產不排斥多種用途。把遺產資源轉化成包括旅游產品在內的現代功能而又不影響遺產的保護傳承是遺產實現活化的根本。一個國家對文物的有效利用,體現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水平、國家文化競爭力、國家軟實力。
分析表明,晉源游客以一日觀光游為主,太原市內游客占據晉源區游客的一半以上,城市居民周末郊區游成為出行首選。
專題講座最后,吳教授提出,晉源的全域旅游建設之路除了活化文物旅游資源,構筑一種全新的有品質的生活方式是晉源旅游未來的選擇。隨著中產階級形成與三分之二人口進城后,鄉村必將成為度假大本營。鄉村旅游要實現從農家娛樂到鄉村度假的轉變。 于此同時,開展城市商務會展節事工作,如環城市的商務休閑業態培訓、愉悅旅游、商務旅游亦是晉源未來旅游的發展方向。
講座的最后,晉源區黨政領導發表講話并為吳必虎教授頒發了太原市晉源區旅游產業發展顧問的聘書,講座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