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rist Town, Creator of Lifestyle at Other Place
吳必虎
Bihu Wu
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
Director of CRTR, PKU
非常高興又回到了長白山,應該說在夏天來長白山,能夠非常好的體驗它的景色,當然這里一年四季風景各有不同。在15分鐘里面跟大家有一個交流,我是研究旅游規劃的,那么旅游小鎮對我來講,它就是一個在異地,是在另外一個地方的一種生活方式。可能這樣理解旅游小鎮的發展會比較好理解一點。
中國的旅游小鎮是在房地產經營下面的概念,對房地產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那么應該說房地產最主要的概念還是旅游產品和旅游小鎮。然而,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它的工業化在東部地區、沿海地區都高度發達,城市化也已經進入了一個比較高級的階段。
那么,中國這樣一個第三產業的比重從2013年開始已經超過第二產業的經濟國情,就意味著我們中國的經濟需要一個大的調整。
應該說中國從就業率、城鎮化率的角度看,住在城里的比重越來越大,現在超過一半以上的中國人已經進入城市,那么這意味著什么呢?
這意味著人們生活的空間更多的是城市,人們更希望去哪里呢?是鄉村、小鎮!那么,在這樣一個城市化的背景下,有很重要的一個現象,就是人們的收入在增加——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6千美金。在全球的角度來看,3千美金意味著觀光旅游的蓬勃發展,那么,6千美金意味著在一個地方待更多的時間,而不是每天換一個城市,中國游客的旅游是每天換一個國家的。
這種觀光旅游現在已經轉變為中產階級的休閑度假游,在一個地方待的時間長短開出出現了明顯變化。
應該說中國國民已經進入大眾旅游的時代,不是少數人的旅游,而是很多人的基本生活。
從過去的80年代、90年代到今天這樣一個歷史來看,游客一直在增長,接近14億的中國人每年要去旅游4-5次,這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大家知道美國的總人口是幾億?三億,而中國是十三億,那么這樣一個大的規模的,我們所有的小鎮鎮長,你們要把中國人吸引過去,那么,你們的發展會很好。
應該說,大部分旅游普遍展現出對已有小鎮有一種倒逼式發展。以前,人們就喜歡圈地造房子,尤其像青島、廈門這樣的城市,確實造了很多房子,但是后來發現房不好賣了,因為它只有房子,沒有度假生活。
另外,中國的私家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2億輛,也就是說幾個人有一輛車。那么,在城里面上班,能不開車就不開車,所以車主要用來自駕游。因此,能夠讓自駕游到達的旅游小鎮是非常好的發展基礎。所以,人們的出行方式在發生很大的變化,自駕游的新趨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
前面我講的中國的旅游小鎮的發展,應該是提供另外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基礎,就是中國人的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在增加,這也是一個大的背景。
那么,第二個問題,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旅游小鎮,它意味著什么?什么才叫旅游小鎮?
根據中國過去的一些經驗教訓,它不是一個房地產;它也不是一個把自然風景和文化遺產圈起來搞門票經濟的這樣一個方式,它會很開放的。同時,它又擁有一個很多樣的產品結構。
旅游小鎮,從學術的討論、研究來講,有很多人給旅游小鎮下過定義。但是什么叫旅游小鎮,依然有不同的說法,我們可以歸納為四個傳統維度去觀察。
首先,它是個物質空間,第二個,它有文化特征,第三,它內部結構是外地人度假和當地居民的一種社會結構,要有一個吻合。第四個就是一種行為,或者是消費上的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就是說各方面的體驗都很好。應該說過去的房地產的模式,它是一種督導式的,像三亞的很多高級酒店,跟當地的文化沒有聯系,這是不成功的。一個好的度假酒店,應該說有一個好的格局,跟當地有一個很好的吻合。
那么,從我們地理學和產業學的角度說,它除了社會方式和社會形態,還有一個核心的就是度假的體驗。也就是說,它和你在家里的生活是不一樣的,中國有一種說法是窮家富路,旅游是一種高尚的或者是奢侈的行為,所以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地方。應該說它是有一種地理空間,但是這個地理空間是不一樣的,是有異國文化,有創新的文化,也有當地的這種傳統的一種表達,這就是它的地方感。
對于過去的經驗和中國的很多開發者來說,一直存在著有一個美麗的誤會,以為旅游就是房地產,像萬達,到最后有很多房子,但是房子以外還是要回歸到做產品上。但是,很顯然,萬達的基因、出身就是房地產,它的房產基因很難短期內改革。就跟我們小說里講的練功,有一個過程,所以這短期內很難改革的。
從全球的角度來講,也有很多的經驗。所以,我們過去度假區是一個產品,或者僅僅是一個業態,這個對我們很多人是一個挑戰,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東亞的還是南美的,那時候都面對一個挑戰,應該說中國過去的產品,私人產品很豐富,但是公共產品不足,所以很多城市面臨一個問題,到底是在興建旅游度假區,還是在建設高級監獄?
那么,旅游小鎮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么?首先,游客要享受到一種旅居式的生活,提供給他各類時間段內的所有生活內容;其次,旅游小鎮能夠給游客提供持續性的、菜單式的娛樂活動。最后,游客可以有很多種選擇,可以選擇不同的地方,因此,產品就要有多元化的構成。
所以,像美國的奧蘭多,還有很多的像巴厘島這樣的案例與模式,它的發展就很生動。
這兩種模式都告訴我們一個旅游者的理想的畫面,應該是一種區域內的居游共享,給當地居民和度假的游客有一個共同交流的機會。
另外,要把過去的資本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很多地方的文化以及文物要活化的地方,我們中國的很多文物排斥商業,但是歐洲的方式跟我們不一樣,他們可以起到更多的示范。
我們有一些和諧發展、綠色發展的理念,和“互聯網+”這樣的技術支持,最終形成一個什么呢?形成一個真正的異地生活方式的提供者。那么,這個提供者實際上涉及到觀光、休閑、度假、療養等諸多產業,涉及生活、居民的這樣一個參與,甚至包括房地產的開發。
比如拿二道白河來講,我們的二道白河在山下玩、山下住,我們在觀光產業、休閑體驗方面,都在全面的推進。那么,最近來二道白河,每來一次都發現有些變化,這次是夏天,景色更是優美。
二道白河在風景觀光方面,它不斷的細化過程,給游客很好的體驗。另外,在業態方面,我們有多的業態,比如說從去年來講,一直從度假這個角度來講,過去他們來到天池看一下,然后瀑布那邊照個照片,就走了,是門票……但是顯然現在已經朝著度假的綜合產業方面去。
比如說地產,像去萬達度假,當然我想這個設計是根據當地居民的要求而來的,當地政府把旅游資源共享,最后形成一個聚合旅游這樣的一個模式。
那么,可以看出,資源載體以及當地居民的這樣一些生活,和綠色生活的一種整合。也就是說,我們到吉林做城市規劃,做區域發展規劃,忽略了旅游規劃……而現在吉林很多城市都是旅游城市,所以城市都應該有一個旅游規劃,這樣一來,形成一個整體的旅游發展格局。
那么,不論是中國的格局也好,或者從今天我看到的來自全球各地的小鎮的鎮長以及市長、省長,大家在長白山這樣一個平臺來交流旅游小鎮的經驗,這是我們的榮幸。我想,一個旅游度假小鎮,它最核心的是為外地的旅客提供特殊的生活經歷,一種生活方式。同時,為當地的生活方式帶來一些新的變化。
最后,我想在這里向大家呼吁并支持我發起的為阜寧龍卷風災區發起的家園重建義款征集計劃,不在捐的多少,而在參與的舉動。政府不缺錢,人民需要愛。我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