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第一屆古村大會在烏鎮正式召開,“古村會”微信公眾平臺聯合“傳統村落”微信平臺,對大會現場的嘉賓演講進行整理發布,本次演講嘉賓是RFA中國手作·再生項目發起人鮑玲。
演講時間:2015年11月21日
演講地點:浙江 烏鎮,首屆在古村大會現場
演講嘉賓:鮑玲 RFA中國手作·再生項目發起人
文字整理:蔡令慈 清華同衡 傳統村落研究所 建筑師
圖片來源:演講嘉賓材料
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參加到這個中國古村大會,也有幸向大家介紹RFA中國手作·民藝再生,在說RFA之前,想跟大家聊一下古村和手工藝的關系。古村的價值在哪里?我理解的最主要的是它的文化價值和傳承價值,除了文化和傳承之外還有生態、景觀。我覺得在古村中,最為核心的價值應該是文化的價值。RFA也是關于這種古村文化價值的一個探討。
一、關于RFA
RFA是什么呢?RFA是運用創意讓我們的傳統手工藝再生,它是致力于搭建民間手作與品牌、文化、藝術的創意跨界合作平臺。
RFA展開的是政府與民間聯手,為中國多元民族文化保存經典,讓“創意促進中國非物質文化多元發展”的一個實踐;是運用傳統文化與新媒體平臺互動互生,用再生新途徑創造并實現商品流通的價值,使民藝手作多元發展成為可能;是踐行“文化”到“價值”到“市場”,讓手工業者在生產里堅守傳統的文化與藝術價值。
RFA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我們是從民間瀕危手作的研究、文財保護、應用及傳播四個方面來推進項目合作,在創意再生民間手工藝的商業價值的基礎上,保證最根本的對手作地緣的文化及民間手作匠人群體的保護與傳承。
為什么做RFA?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有一個深深的體會,在我們當下的時代是一個同質化非常嚴重的時代,我們深深的體會到工業對手工業的沖擊,而且它是一個毀滅性。為什么呢?有些東西,通過機械的加工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了,但是手工業者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完成。還有文化財富的保護,我們國家從一個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化的過程中,原來的文化大量的失散和整體瓦解乃至于毀滅。中國整體的文財意識是相當薄弱的,文財保護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使命,希望大家對這方面有一個非常好的認識。
二、手工藝——世界與中國
介紹了RFA之后,我想和大家說一下中國手工藝和世界手工藝的發展現狀。中國擁有56個少數民族,我們有著眾多穿越歷史長河而存留下來的民族手作藝術,這些藝術無不書寫著我們民族深厚的精神與人文的傳承和基因的線脈,它塑造著中國廣袤地域豐富的型格與各異文化,在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世界力行文化發展本土化的今天,這些不朽的被遺忘的手作藝術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資源和文化資本。
中國的文財發展
2014年11月,以北京社科院為主的聯合調查團發布了《中國傳統手工生存現狀調研報告》,報告數據顯示,現在有86%的傳統手工業的從業者分布在農村,只有14%在城鎮。這說明我國傳統手工行業仍以民間作坊為主,樣式過于單調傳統,調查還發現他們近七成的年收入是在兩萬元以下的。
世界的文財發展。
文財的概念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提出的,為什么提出呢?在工業發展的大潮下,日本倡導文化思潮的回歸,發起了傳統文化的振興運動。在1974年日本設立保護與振興文財的國家大法,從而拉開了世界文財經濟發展的序幕,覺醒了世界文財保護與發展的意識。讓世界踐行了“時代發展越是經濟全球化,世界力行文化越是本土化”的發展概念。
隨著日本在1974年推出《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法》,1975年設立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協會,今天日本聚集了超過四千人傳統手工藝的組織。日本創建的OPOT的發展模式,成為世界文財發展的標桿。
在美國,美國是怎么做的呢?我提一個小鎮,這個小鎮的人口是非常少的,大概只有七萬多人,這是美國的圣達菲小鎮。這個小鎮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手藝精湛的手工藝人和觀光的游客,通過手工藝的匯聚,它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平臺,以至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創意之都”的稱號。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七萬多個團體從事文化、藝術和創意事業,這些團體每年為圣達菲帶來十多億美元的收入。 這些手工藝的價格是非常的昂貴的,很多的手工藝人進入到圣達菲,意味著他們可以和奢侈品的設計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大家可能想象不到,這么小的一個小鎮,它成為了美國第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
從這些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外手工藝的發展,是一個集合性的,由藝術價值到創意價值,再到經濟價值,它是一個集合的價值;而中國的手工藝的價值還是一個傳統的原生的價值。
所以說國際文財發展讓我們看到,去“碎片化”可以推動文財產業整合發展,去“同質化”可以推動本土文化發展,力行從“文化”到“價值”到“市場”,推動本土文化及傳統民間藝術多元發展的根本之道。
三、RFA再生案例
下面就帶大家看一下我們RFA的案例。我們是如何去發現這些藏于民間的案例?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位去過云南摩梭的,當我們去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們很難找到手工藝的痕跡,所有經典的手工藝全部藏在鄉村中,很多的鄉村是需要我們跋山涉水才能走到那個地方的。我們歷時400多天,從云南寧蒗到四川大涼山,通過影像、聲音和數據的的田野調查,發現與探索摩梭人的瀕危手工文化。我們與深圳設計師跨界合作,將摩梭的傳統文化與之融會貫通,從而讓世界看到中國經典的文明遺留。
居住在云南寧蒗地區的摩梭人,人口大約有15000人左右,他們有自己民族的語言,但是沒有文字。在這個項目中我們是分幾塊挖掘的,分別是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工藝價值。
首先是文化價值。摩梭人至今保留著非常獨特的文化形態,他是中國最后的母系氏族,維持男不娶、女不嫁,各自終生居住在自己母家的婚姻形式。摩梭人一直延續保留著古老的宗教及自然崇拜相關的宗教信仰與儀式,這些賦予了這個民族獨特與神秘的審美。聚居著摩梭人的眾多古村落,多依格姆神山(獅子山)、母湖(瀘沽湖)而建,神山和母湖是他們范靈論的精神核心。
其次是藝術價值。因為摩梭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所以很多的古村落里面藏這很多的文化和手工藝,有藝術人類學在里面。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藝術的表現,大部分都是在古老的民居里面,在農民居住的地方。它的藝術價值最主要的是什么?是中國原始藝術的活化石。中國有很多的古村落,但是像這種文化傳承、宗教傳承、精神傳承能夠保留下來的原始藝術的古村落是非常少的。摩梭藝術是人類早期的文明遺留,是源于以氏族部殘留的巫術文化為載體的原始視覺藝術的部落。
摩梭古村藝術的高點在于它有別于純藝術的內涵,它自原始社會一直延續至當代人類社會,根本屬性從未發生改變,它真實的從藝術人類學角度和視野反映著藝術中最古老的視覺美學領域的全部性質,是一種集文化種族、社會歷史,宗教祭祀乃至于生產生活皆滲透藝術于其中的文化發展歷程。我們做古村的人都有一種體會,我們走到鄉村中,從一些傳統的窗花、欄桿和柱飾等等,我們會看到那里人的生活審美,很多時候是要比我們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生活審美是要高的。
摩梭宮殿藝術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15000多人的族群中保留著這種宮殿的藝術。他們的宮殿藝術的技藝至今還保留在當地傳承人的手中。原始宗教建立起摩梭人以“第六感知”的巫術文化和多重宗教的“多神崇拜”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獨特藝術形式,這也決定了藝術對于摩梭人來說,是至高無上的精神表達。
摩梭人精神與財富的象征體現在家廟的建設中,當宗教藝術作用于生活時,時常提醒人們注意生活中的真實和神話的作用,這使得真理不斷的恢復活力,為的是讓現實現實和神奇的造物精神吻合。宗教形式的藝術滲透保持了集體行為的共性,家廟是摩梭特有的族群公共符號。提到家廟我想提一下國外的家廟,巴厘島的家廟的建設它是怎么做的呢?每一個家庭他會把他收入的75%拿出來用于建設自己的家廟,家廟就有一點像我們的祠堂、佛堂的概念。他們所有的財富的象征是通過這種家廟的建設規模來定義的。家廟是他精神和財富的象征,所以說他會把他的所有的藝術形式,最高的藝術形式都賦予在這種家廟上,這種家廟會不斷的提醒他們這種精神,不要去遺忘他們的精神。成為了他們當地的一種集體行為的共性。
第三是工藝價值。摩梭紡織因族源信仰延傳至今,凝聚著摩梭人對生命、自然、精神的敬畏,并世代恪守得以傳承,這方寸間不僅見證著中國古老紡織技藝的發展歷程,更是一個民族的人類學的側寫。
摩梭人堅信麻是生命輪回的介質,在生命終結之時以麻包裹身體得以回歸自然母體獲得不朽輪回的歸宿。
RFA在國際得到非常大的認可,我們如何去再生和傳承呢?我們通過一年多的時間去跨界,從整個文化的挖掘到藝術的挖掘然后到再生,再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我們在座很多人希望去了解的。RFA遵循傳統的古法工藝與藝術傳承,融合當代的功能應用,再現民藝應用藝術價值。
再生過程以傳統工藝研究,復原已失傳的工藝技法,如:四星榫卯、堆畫等技藝,遵循工藝與傳統審美價值,從原材料的原木到古法手工曬板、榫卯、古法彩繪、髹漆和堆畫工藝等,再現摩梭傳統華美手作。
RFA攜手摩梭手工藝人再生復原失傳的傳統四星花窗手作技藝。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窗花是非常的復雜,是通過六個板塊拼接出來的。這是我們再生的作品,在英國和意大利得到了非常大的認可。他們的這些手工藝到現在還在應用當中的,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是真的出自于農民手工藝人之手的作品。當時我們把這一套東西拿到英國的時候,他們說我們終于看到到中國的奢侈品了。
四、RFA資源合作
關于RFA資源的合作,我們是做整體文化的挖掘,包括從手工藝到藝術人類價值到出版與合作等等。
RFA再生產品與空間設計,包括傳統工藝再生的藝術作品、家俬、裝飾品、紡織和空間裝飾。
RFA傳播平臺,擁有眾多媒體資源與合作伙伴,同時還有展覽、論壇、出版與紀錄片的合作。
謝謝大家,我們希望將來通過RFA和全國古村有這種文化、底蘊或者有待發掘的進行合作,我們希望發展中國更多的具有傳承藝術和文化價值的手工藝。謝謝大家,感謝大家的加入和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