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句話的闡述,看似平淡,卻給鄉村旅游帶來了巨大機遇。未來,在“培養職業農民隊伍”的政策感召下,必將催生出一批批鄉村旅游帶頭人。這些帶頭人堪稱鄉村旅游的帶頭大哥(大姐),那么,鄉村旅游帶頭人到底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自己?才能讓自己適應鄉村旅游爆發式發展的浪潮。
一、文化原真性
鄉村旅游帶頭人不要失去自己的原真性,不要對村里的文化沒有自信。過去傳統城鎮化的二元發展格局中,村里人往往在各方面都比城里人落后。但是,今天城里人之所以愿意到村里來旅游,證明村里人的“落后”反而具有先進性。因為“落后”,保存了傳統文化中最珍貴的原真性;因為“落后”,保留了人性中最淳樸的美好品質;因為“落后”,傳承了被工業社會邊緣化的珍貴手工藝……所以,在鄉村旅游時代,村里人的自信心應該是最強的,底氣應該是最足的。
二、政策承接性
以支農資金的使用為例,《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大力清理、整合、規范涉農轉移支付資金,對“小、散、亂”及效果不明顯的涉農專項資金要堅決整治。細細解讀這條信息,給鄉村旅游的資金使用帶來了較大的機會,鄉村旅游帶頭人以后使用涉及到鄉村旅游的轉移支付資金時就有了后盾,可以按照中央精神,對資金進行捆綁使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鄉村旅游帶頭人需要具備培養村民知識成長的能力。村民在鄉村旅游中的分工各有側重,因此,培訓內容要保證能夠隨學隨用,根據每個村民的需求和稟賦來設定具體培訓內容,標準化培訓與個性化培訓相結合,集體教學與一對一教學相結合。這就要求鄉村旅游帶頭人同時具備學習知識和傳授知識的能力,既要能夠向外部的專家討教經驗和理論,也要能夠把經驗和理論針對性地傳授給村民,讓村民活學活用,達到學習與生產的高效對接。
鄉村旅游帶頭人要有跟隨市場的敏銳性。當前鄉村旅游處于爆發式增長期,尤其是隨著交通便利性的大幅度提升,隨著城市群建設的突飛猛進,隨著汽車+移動互聯網的雙移動生活模式的普及,城市打工族利用周末體驗鄉村生活的需求被大規模釋放出來,鄉村旅游市場呈現出爆發增長和快速迭代趨勢。然而,市場需求的增長和迭代造成了供給端與需求端的強烈矛盾。這種矛盾正是當下鄉村旅游面臨的主要矛盾--需求端的快速升級與供給端的滯后成長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的解決,一方面需要上級政府加強智力資源的輸入,一方面需要調動村民自身與市場共同成長的積極性,這其中最關鍵的人物就是鄉村旅游帶頭人。這個帶頭人是上級政府扶貧政策與村民積極性之間的橋梁,也是鄉村旅游需求端與供給端之間的橋梁。
所以扶貧再也不能是專家們想當然的學術研究成果,而是要從人性角度出發,充分理解村民內心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建立起一套積極扶貧落地策略。這套積極扶貧落地策略應該有三個特征:一是精準性,根據貧困戶的特征來制定具體扶貧計劃;二是引導性,要讓扶貧戶看到比“扶貧紅利”更大的“智力紅利”,扶貧只是開始,而不是全部,扶貧只是外在助推力,而不是發動機,真正的發動機是貧困戶參與市場博弈的智慧與知識;三是代際性,扶貧不是一項幾年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個關系到村民數代人的工作。扶貧不僅僅扶眼前的貧困戶,還要考慮到阻斷貧困的代際傳承,讓貧二代、貧三代永遠成為過去時。要阻斷貧困的代際傳承,就需要建立起長效持久的扶貧機制,讓貧二代、貧三代享受到更加公平的社會公共服務,讓他們融入到共同富裕的浪潮中,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康二代、小康三代。
這份實施方案之所以要對農村金融做如此詳細的闡述,就是因為當前農村金融體系存在盲、小、散、亂的問題,盲的問題是沒有金融體系覆蓋,小、散、亂的問題是有金融體系覆蓋,但效率太低。一句話,農村現在亟需的是有效的金融體系。基于我們的行政體系特點,鄉村旅游發展的金融支持往往來自上級政府設計的整體金融模式,但是,這種整體金融模式在進入到不同村子時,需要針對村子本身的經濟規模、產業結構、項目布局進行再設計,這個再設計的過程正是增強金融有效性的過程,也是降低金融風險的過程。作為鄉村旅游帶頭人,務必要在金融設計方面有兩下子,這樣才能保證鄉村旅游發展獲得高效率、低風險的金融支持。
七、規劃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