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比我參加過的所有國際會議國內會議還要高興,因為看到兩個局長在一個會上講。因為參加宋局的會議好多次都局的會議好多次。但是文物局和旅游局在一起開會今后會越來越多。所以我的演講確實像剛才杜局感覺一樣20分鐘根本不夠,但是我只能講10分鐘了。
我只是過一下,這PPT等一下可以發給大家。
現在遺產實際上存在的問題主要就是四個化,精英化就是教授考古學家才可以講。歐洲中心主義化就用歐洲的文物保護理念來對待中國東亞的特點,部門化就不講了,去市場化,就是《文物保護法》第24條,國有的不能商業利用,所以商業利用目前是在違法的前提下利用。因為中央兩辦已經發文件是要鼓勵利用,現在新的價值觀就是大眾化,讓老百姓有參與,中國特色針對性、公共化、資產化前一段時間還爭論了很多,能不能文物資產化?活化的目標是讓咱老百姓看得到、看得懂、可參與、周邊化。剛才杜局講的產業鏈包括故宮的產業化,這是關于遺產活化基本的理念,這每一條都可以講很長時間,現在不講了。
遺產化的社會參與,這不是普通原來做規劃聽聽當地的老百姓意見,這社會參與有四各方面,一個多學科參與、一個游客參與一個社區參與還有資本參與。這每一個參與都可以講很多,比如多學科參與,過去我們知道文物的保護或者古建筑的保護,基本上考古學家地下挖出來的東西感興趣,考古是地上感興趣,這是少數專家精英化的研究。實際上考古學、博物館學、建筑學以外還有很多學科跟我們遺產保護利用有關系,這里學科很多相信很多專家讓他自由發言三天都不夠。
比如說關于景觀的學術就很多,再比如說原址考察和體驗我們地理學有很多的理論,過去在修訂法律、制定規則的時候,可能地理學家根本不參與也不知道這事情。所以多學科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再比如說游客參與,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是90后、00后,如果你沒有能力撩到他的心,否則對遺產沒有興趣,沒有興趣我們文化遺產就沒有辦法傳承,沒有辦法傳承我們中國夢就實現不了,中國夢首先是文化的傳承下來。我想游客是誰?游客是一年60億人次,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文物保護和利用過程當中60億人次,也就是說我們14億人,每一個人出來3.1次,他出去3.1次少數大自然當中看不到文物,大部分是看到文物,因為中國的文物太多,這是公眾的要求,游客就是廣大人民群眾所以這么理解就好了。整個人民群眾,13億每年要出去3次以上,這是多大的規模,所以我想遺產文化就是走群眾路線,讓整個群眾有參與的感覺。這應該是游客和外來的訪客,但是當地居民我去西安旅游局看,漢長安區遺址的地方,是當地老百姓不喜歡,他喜歡我們旅游部門的人他說吳教授能不能搞兩個旅游項目賺錢,房子不能賣只能種玉米、小麥,而北面就是咸陽好發達、南邊也很發達就他們發不了財,所以當地社區要能夠從文物保護獲得利益,這利益很簡單就是掙錢,掙不到錢就不喜歡這文物。當然更深的理論就不講了。
另外社區參與,還有很多專家也在寫社區參與,但是社區參與最根本的就是讓它發展,所以西方的案例有很多。剛才關于烏茲別克,杜局長也講了一個案例。
資本參與更敏感,因為資本基本上不敢參與,除了博物館文物和觀光場所。所有資本參與就是未來資產化以后如何資本參與?這實際上大家都在做,尤其是各個地方文物局偷偷在做沒有舉報就可以做,舉報以后再看怎么處理。比如說最近唐朝的唐樂如何恢復,眾籌了幾百塊錢到時候CD發給我。包括大運河遺址等等。
最后一個話題是社會參與政策供給,我們前面講了四個方面的參與,現在的法律和規章還有制度都沒有相應的保障,大家都在違法的邊界線上踩線運氣好就踩過去,運氣不好就爆炸。咱們接下來要做很多事情,下一次開會把全國人大立法委的人也請來,讓他很多法律動。比如說遺產活化學理和法理基礎非常落后,就是怎么樣情況下才符合中國的法理和學理。我們梳理很多法律體系是過時。有一個參與就是遺產教育這一塊,中國的游客特別喜歡教育,美國、英國博物館那一些東西,中國除了故宮少數博物館,如果不是政府給的錢,博物館全部要關門,所以這里就有遺產教育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還有利益分享政策這是如何制定土地政策還有物權法,還有資本參與的特許經營,這廟是國有或者哪個地方是國有我可以持續經營,這是美國的體系非常明確,但是這一些法律都還沒有政策。我們整個專家有壓力政府也有壓力,資本家覺得有風險不投,所以我們說了半天還是沒辦法真正的活化,因為活化要授權第二個要有錢,第三個游客要來。如果活化不好人是不去的,所以像無錫大運河旁邊的古鎮,全是家族的祠堂放尸體的地方,現在活化沒有人去,因為它活化的不好,這就是花了好多錢但是不一定能夠賺錢的,所以這失去了一系列的東西。這就是社會參與是非常重要能夠促進活化具體的途徑。
時間關系就跟大家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