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秘書處主任 燕海鳴
大家好我是代表柴院長來講整個主題,我是在柴院長支持下算是這案例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也是比較了解。為了節省時間讓大家早點喝上咖啡一些重要的背景和理念剛才有老師提過就不展開講。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世界遺產如何在今天的升級當中和公眾和傳播相結合,因為今天我們的主題其實更多是一個鄉村遺產活化或者說是遺產活化利用。聽起來非常接地氣的主題但是和世界遺產四個字并不特別的契合,因為大家印象中世界遺產是飄在天上不太接地氣的一個事。我們遺產院這幾年努力在把天和地能夠結合在一起,也做了一些嘗試。這嘗試有成功的經驗也有一些失敗的教訓,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些。
首先就是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就是遺產價值這傳播其實是世界易公約一個專門的要求不是今天才開始談論價值活化,同時公眾的參與是一個重要的條件,還有旅游是公眾參與一個重要的方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網上有一個專門的世界遺產和可持續旅游的項目,這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官網看這項目開展非常成熟,而且有很多的經驗可以來借鑒。
包括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也有一個文化旅游科學理事會,這是國際的背景包括價值的闡釋與旅游的互惠,在今天經過很多年包括國際學者和國內研究者的探索,我們大概有一些基本的理念,就是遺產價值是傳播而不是灌輸,不是說教育你把遺產價值講給你聽就能接受它是一種傳播的過程,同時要通過參與式的互動,主要是以旅游這樣的形式為主,來推廣遺產的價值,包括闡釋旅游的遺產價值,好的遺產價值的傳播能夠帶動旅游的發展,包括我們今天有一些遺產酒店的案例,其實它是通過傳播價值讓大家能夠關注到文化價值在這兒是能夠得到傳播和推廣的,而且游客或者說參觀者參與到這過程當中能夠得到很好的體驗,所以他愿意來,所以遺產價值好的傳播也是帶動著旅游一個重要的方式。
舉幾個國家的例子包括像英國,英國是專門有一個世界遺產聯盟,這世界遺產聯盟就是從事包括申遺、包括管理的事務,但是作為聯盟是要結合各自的特點來傳播它的自身價值,也是通過旅游的形式。像實行會員制開展活動與項目,就是加入聯盟的會員可以有一些優惠的政策,就跟我們協會一樣,今天來到現場都是我們的會員感謝大家的支持。所以會員的工作不論是中國還是國際的遺產層面都是關注的一個群體。像日本它是專門有自己的世界遺產網站,日本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其實每一個遺產地,即使是預備遺產地都有非常精細的網站,你能夠在申遺成功之前就能看到它每一個遺產地價值的論述,它的各種所對應的價值標準,所以做的非常詳細,這也是我們需要向日本去學習的地方。包括韓國也是有一個國家官方的資源,這就不展開說了。
這網站給大家推薦一下,國際文化遺產愛好者他們建立了World Heritage Site網站,這是純民間建立,其實都沒有一個所謂的主要組織者,建立是各個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群關注世界遺產都可以上這網站編輯登陸,就像一個微機百科一樣,這其實是我們所謂真正的民間參與或者說是公眾參與,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官方設的一個框架你來參加,而是說這一種公眾來參與、來制作這樣一個世界遺產有關的項目。
下面就介紹一下我們遺產院、遺產中心在這領域的工作情況。中國是遺產價值傳播有一些基本的特點多,我們現在有40處,如果從文化遺產角度是40處,36處文化遺產和4處混合遺產。多就是缺少一個傳播平臺就是各自為戰,沒有整合世界遺產文化的形象推廣。高就是公眾和青少年群體其實對這一方面的訊息需求很高的,低除了申遺之外,如果大家上百度搜出來都是申遺,包括傳播環節和影響力,包括申遺之后的關注度還是比較低大。
遺產院其實是原來舊都文物整理委員會,我們今年成立算是84個年頭但是真正開展遺產傳播價值的工作也是近幾年,過去也是關注古建筑維修一些主要的工程項目,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可能歷屆的領導都會說我們過于關注自身的工作不會推廣自己和宣傳自己,其實不是推廣自己而是推廣遺產價值,遺產價值是更多的傳播是面向社會的過程。所以我們就一代而過,這是遺產院的基本情況。
我們是希望能夠通過傳播我們自己的工作本身來帶動整個遺產的傳播和價值的信息的擴展這樣一個視野,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文化遺產展示憲章都提到關于遺產傳播的一個要求。包括讓文物活起來還有擴展到面向公眾的體系。2010年以來或者是主要這三四年以來我們在世界遺產價值傳播上是有一些探索的,首先是我們提高了傳播的重要性認識,然后意識到傳播并不是去灌輸而是要呼應公眾的需求,第三點就是開展多元文化的傳播,用多元的方式來開展傳播。所以這兩年開展以下幾個工作:
首先是論壇,今天這論壇是一種形式,但是我們做的論壇叫媒體沙龍,我們是希望更多的專業人士和公眾之間建立一個橋梁,這橋梁很大程度是依托于媒體的。因為公眾獲得這一些遺產相關的信息尤其是世界遺產相關的信息它更多是通過媒體。那這樣一個媒體從業者他如何準確的把握世界遺產的信息,如何能夠用更有效的方式去傳播其實是一個非常學問,所以我們希望跟媒體建立起非常密切的關系。包括有的時候我們會接到電話,聽說哪個地今年又要申遺了講一講怎么回事,這個地我們都沒聽說過可能就是某個所謂的專家去忽悠一番,覺得申遺就找到我們說申遺,但是媒體并不掌握這一些準確的時機他就會下意識認為可以去推一個新聞,什么定了,其實并沒有定,所以我們更多是希望跟媒體建立起一個很好的關系做出一些嘗試,包括去年和呂老師鼓浪嶼申遺之后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我們也請呂老師這邊專門做了媒體的沙龍和媒體朋友們介紹自己申遺的理念。我們還做了微信公眾號,還有進課堂。這進課堂是進的中學課堂不是大學課堂。一會說一說中學課堂有什么特點。這是去年的媒體沙龍。
我們還是取得了一些效果,我們會定期媒體遇到這一方面的問題會跟我們來咨詢、溝通同時會有一些反饋。我們和OFO,OFO今天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在它最鼎盛的時候我們和它合作開展了騎著小黃車進胡同這樣的活動,也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帶動公眾來參與到文化遺產的保護,這活動主要內容就是騎著這個車會定點、定向式去找胡同小的信息把那個匯總,匯總之后最后有一個總的挑戰,就是哪個組先完成哪個組就成為獲勝的這有一點趣味性,這雖然小黃車不存在這形式還是挺好的。
我們還有一個公眾號世界遺產之聲,我們目的就是世界遺產價值向更廣大的公眾去推廣,這公眾號運行了兩年比較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就是說我們希望去突破這個圈層、希望去突破所謂遺產行業的圈層,我們希望把信息傳播到更廣大的公眾,但其實這工作并沒有獲得更大的推進。我們發現轉載量更多還是行業內的人,甚至說粗略非官方統計了一下轉載數量最多基本是一些研究報告或者有學頭跟行業有關的話題,但是真正說我們想傳播的故事,我們想講出這一些有趣的信息并不多,有我們轉的一些文物報的消息所以轉載量是比較低。我們確實一直在努力嘗試也希望大家關注我們遺產之聲公眾號。
還有遺產進校園的活動,我們是真正開了一學期的課,找了一個比較能夠帶動氣氛的小姑娘,就是員工他們去當班主任和人大附中到培班有一個選修課就是文化遺產初探,帶小孩子去看遺產包括講課,你給中學生講課不像今天,今天有三分之一的老師對我不感興趣可能他還會假模假式來聽,但是小孩不感興趣就真不聽,一個班十幾個人不感興趣就是真的玩手機或者睡著了,對老師的考驗很高,而且我也看到了我們需要傳播遺產的群體到底是一種什么狀態,我們真的是需要呼應他的心理狀態和訴求來打造更有效的傳播途徑,甚至我去講課的時候有一次給高能的班,我就問你們什么人去看古跡他們說古跡都是35歲以上中年人去看我們青年人不會看。我就說兩個問題,古跡不是中年人去看,小孩子也許會去看,另外35歲以上就是中年人了嗎?所以說孩子們的心理和狀態真的要去理解,所謂的價值是無的放矢的。
這是我們做的課程同時請小孩去北京的什剎海還有一些遺產地區的調研,其實效果還是非常好家長反饋也特別好。我們還出了一些繪本,世界文化地的故事我們以繪本的形式來呈現,預計今年會正式的面世。
總之的話我們做了很多關于遺產保護的價值傳播的嘗試,這嘗試可以說有一些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有一些還是在摸索當中。今天跟大家的分享雖然不是說遺產活化利用特別契合這主題,但是其實也是比較高大上的概念,如何真正去接地氣。而且我們真正的是做到了不同年齡層的人都去面對,面對的有資深的這一些中老年的工作者,有愛好者、有35歲以上的中年人有十幾歲的少年也有小朋友等,所以不同的人對這需求真的不一樣,而且是真的接觸之后發現,世界是五花八門,然后我們遺產工作者如何站再一個專業的視角但是面向五花八門的世界去做專業的事情這是非常有挑戰的事情。
旅游的就不說了。最后有一點小感想我們要跳出專家視角真的要從受眾視角來看傳播,可能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樣,所以我們的方式方法要有多元的策略,包括線上傳播和線下體系一定要結合,我們曾經嘗試公眾號網站但是發現如果你不跟實際的人相結合,你這都是虛,包括我們今天做的這論壇,大家面對面的交流和網上交流感覺確實是不一樣的。我們要結合國情,通過價值傳播塑造文化自信、互信與交流,這就是我代柴院長跟大家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