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汽車的越來越親民化,我國自駕游事業進入方興未艾的發展進程。2013年我國自駕車旅游總人數約17.3億人次,占全年總出游人數的53%,隨著旅游市場的日臻成熟,配套基礎設施及服務體系的完善與汽車的普及,自駕游在我國將更加常態化。在這場以體驗為核心競爭力的新一輪旅游革新浪潮中,旅行社又該如何轉變經營搶占市場?
在我國,專業的汽車俱樂部早于旅行社進入自駕游市場,是我國自駕游發展的的第一推手。旅行社作為一直以來占有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專業旅游供應商,在早期搶占自駕游市場的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參與的境地。搜索如國旅、中青旅、康輝等我國前十大旅行社,發現目前各大旅行社對自駕游產品的供給表現出高度的集中性和一致性,主要有兩種形式:1.以美國、新西蘭等發達西方國家為目的地的長線出境自駕游產品,主要組織方式為出入境雙飛,到達目的國后統一租賃汽車,配備導游、領隊等服務,行程多在10天—15天左右,費用約在3萬;2.都市近郊或跨市短線自駕游,行程在1-3天之內,游客自備車輛,旅行社提供酒店住宿等服務。
綜合來看,旅行社自駕游產品具有以下特征:1.旅行社自駕游產品以出境長線和都市周邊近程兩大類型為主,沒有覆蓋西北、西南等國內比較熱門自駕游旅游區域;2.在各大旅行社官網沒有專門的自駕游版塊,一個旅行社只推出1-2個自駕游產品,營銷與產品開發與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形成強烈反差;3.實力較強的旅行社專攻出境長線自駕產品,一方面是發達國家自駕游發展歷史長,相應的汽車服務、交通建設、營地開發、配套服務等方面都較為完善,可保證游客獲得高品質的旅游體驗;另一方面在于長線出境游,可以更加充分發揮旅行社的組織協調功能,充分發揮其在旅游運營、資源和人力等方面的優勢,獲取較高的利潤收益。
一、旅行社在自駕游市場開發中的劣勢
1、單點景區支撐產品向游線深度體驗轉型脫節
自駕游是在20世紀美國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一種新型旅游方式,相較于傳統觀光旅游活動,表現出重體驗、重個性、重自由的多重屬性。在自駕游中,景區游覽不再作為游客獲取旅游體驗的絕對個體,旅游活動的各個要素更加活躍的相互作用構成一個完整的旅游體驗鏈,自駕的過程也成為游客獲取旅游體驗的重要方面。而當下,我國旅行社的主營業務仍然以建立在傳統觀光旅游基礎之上的從景區到景區的游覽活動為主,在游線安排、行程組織等方面都較為死板,無法與自駕游客靈活多變的需求形成高度契合。
2、被動供給下平臺、機制搭建的缺失
我國自駕游市場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專業汽車俱樂部的推動,旅行社的介入是在汽車俱樂部開始有明顯收益之后,才抱著分一杯羹的態度觀望進入,在跨界合作平臺、宣傳推廣機制等方面的建設都存在著明顯不足,并且受到多方沖擊的壓力。1.專業汽車俱樂部一般實行會員制,經過發展已經形成了穩定的自駕客戶群體,并且通過多種主題、多路線自駕游活動的組織促使游客主動尋求參與;2.各大在線旅游供應商積極拓展自駕游市場,利用自身客源、資源及媒體宣傳方面的優勢,以優質在線旅游服務為切入點,通過客源與資源平臺的搭建、信息系統構建、主題自駕活動的舉辦強化自身在自駕游市場的地位,以途牛旅游為例,途牛自駕旅游主要包括高端長線和短途自駕產品兩大版塊,高端自駕游以“六星自駕”為主,目前已推出川藏、絲綢之路,泰國,北美,澳新等系列產品,2015年會開辟歐洲、埃及、臺灣等新線路,全程有領隊及導游服務,短途自駕以自助游形式居多,注重吃住行體驗。2015年3月推出的“323途牛旅游節”活動,涵蓋賞花 、樂園、山水等在內的數百條適合家庭游的自駕、門票為主題的旅游產品。
3、高專業性、高投入下的旅行社開發動力不足
自駕游旅游產品的組成要素除了包含旅游吸引物(景點景區、購物、娛樂活動)、食宿安排(包括賓館、旅館、停車場等)、總體線路安排外,還 必須配備前導車、補給車、對講機、衛星定位電話或海事衛星電話、帳篷、電燈及發電設備、各種常用藥品、必要的車輛維修設備等, 在人力方面還要配備有探險經驗的向導,掌握全部自駕游知識,能夠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高素質的導游和隨隊醫生。旅行社要具有的管理、協調、組織能力相比其它的旅游產品大大提高。一次成功的自駕游活動,從策劃到推出市場,并為市場所接受,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尤其是在前期,必不可少的設施設備投入,不可缺少的路線設計,將產品推向市場的各種營銷費用等,導致前期的投入大,資金的回收期長,而產品成功的不確定性導致旅行社在開發自駕游產品時缺少必要動機。
二、旅行社在自駕游市場開發過程中的優勢
自駕游從本質上來說仍然是一種旅游活動,這與旅行社在旅游領域長期而豐富的經營經驗仍有很多契合點。旅行社在景區、酒店等方面的資源優勢,線路設計整合等方面的規劃優勢,人員配置、物品采購等方面的成本優勢,顯然是其它自駕游組織者無法比擬的。
1、安全保障性
目前,外出自駕旅游首先缺乏的是安全保障。半路被劫、露營被盜被傷發生意外事故而難以獲賠等問題困擾著自駕車游的長遠發展,而國內公共安全救援組織與能力都不足,無法適應自駕車旅游的需要。旅行社的介入從合同約束、強制保險、原料篩選、人員保障、質量監控、日程安排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風險規避,恰恰契合了旅游者求安全和求保障的需求。
2、高效便捷性
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和旅游者經驗的有限,造成自駕車旅游者花費不必要的時間、精力和經濟成本,獲得低效價值。而旅行社的網絡化、專業化將為旅游者快捷獲得滿足其需求的原料、得到充分快樂體驗提供有效支持。
3、兼顧個性和效用
設計線路、策劃活動、提供信息是旅行社推出自駕車游產品的基本職能,通過自駕車旅游者的市場細分,編排最具有吸引力的自駕線路,包羅合理而“好玩”的地點,同時明確消費水平,避免旅游者一味追求個性的盲目消費。
三、旅行社自駕游市場開發策略
1、多渠道跨界合作,全方位平臺建設
旅行社應在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的基礎上, 主動與行業外的組織合作,建立多方面的合作模式。通過與汽車供應商和服務商合作達到取長補短、多方共贏的效果,發揮車友俱樂部有良好的汽車維修、保養、拖車救援的服務優勢和豐富客源的優勢;發揮汽車租賃公司車源多、車型多樣的優勢;發揮汽車4S 店、6S店擁有大量詳細的客源資料的優勢;通過與網絡媒體、自駕游協會的合作,通過自駕游主題活動的舉辦,達到旅行社自駕游品牌的自我宣傳和營銷。
2. 熱點與趨勢緊密結合,長線與短線綜合開發
自駕游群體相對來說擁有更好的經濟基礎,因為年齡、職業、愛好的不同,在自駕游產品的選擇上呈現更高的主題化和差異化的要求。2014年美食、親子、攝影等主題自駕游備受追捧,廣泛分布在香格里拉旅游圈、華北及長三角三個區域,其中又以云南、四川、浙江和北京最為集中。旅行社缺乏的不是資源和市場,而是富有創意的自駕游產品,因此旅行社應該充分發揮其善于策劃、工于組織的優勢,充分整合資源、構建完善的自駕游服務體系,通過國內外長短線自駕游產品的開發,強化自身區別于其它自駕游組織者的優勢,贏得潛在客源的參與。
來源:大地風景旅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