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國家旅游局下發了《關于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大家可以去關注以下幾個要點:首先是對“全域”兩個字的理解,“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間,“全域”不是“全能”,全域旅游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全面開花,更不是“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模式,而是一種在旅游發展過程中,在新時代面臨諸多旅游問題的時候,應該采取的一種新的發展理念。
全域旅游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式,是來自于需求側的推動。從游牧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后工業社會,到我們未來要追求更高生活質量的社會階段,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重疊和分離的過程中,旅游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旅游方式和旅游地位也會發生變化。團隊游時代的旅游體驗,其質量可以通過節點的管控來加以控制和保障,而散客化時代由于游客行動空間的分散性,加大了旅游體驗質量的保障難度。散客化發展潮流所推動的全域化旅游發展,要求旅游行政管理體制的及時調整與創新。一方面,旅游領域的政府主導應該更多地突出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另一方面,則需要及時調整旅游行政管理體制的規格,以強化對公共資源的調控能力,通過資源協調、服務對接等具體措施來保證全域旅游理念的落地。
第二是體驗化。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們所瞄準的資源會越來越多樣,產品會越來越多元,所以說全域旅游會在全時、全境、全產業鏈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第三是大戰略。現在國家對旅游業的期待越來越高,期望旅游業能起到更好的帶動作用。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如何突顯旅游產業的中心地位,如何形成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以開發共享的姿態,去推動群落化的發展,這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的理解是,全域旅游本身在共享經濟社會中,是一種新的模式,希望借此推動財富增長機制的變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游客和當地居民的幸福增長機制的建立,當然它需要提供更高效的服務、更合理的價格、更適宜的產品。
全域旅游是一個是有板塊有廊道的網狀格局,是一個旅游場,是要構建一個全新的旅游發展生態圈,放大目的地原有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形成旅游目的地新的競爭力。未來全域旅游發展過程中的旅游不再簡單圍繞著價值鏈展開,而是在整個產業群落的網狀互動中提質增效。
總結來說,全域旅游有四個方面:一個是生態圈的問題,強調共性,強調是伙伴關系而不是配置關系;第二是產權樹,強調的是共享性,不求所有,而是共有;第三是動態性,通過靈活的方式來推動創新;第四是關系圖,是網狀的關系,是“旅游+”不是“旅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