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舜禮:在國家旅游局今年確定的“515戰略”引領下,全行業普遍感到旅游業發展快馬加鞭,聲勢浩大,業內一些人形容說一年干了三年的活。請問您怎么看今年旅游業發展的情況,或者從您所在地方的視角看,旅游業發展的形勢和工作成就是怎么樣的?
丁曉群:江西省是第一時間感受到“515戰略”的地方,因為今年初是在江西南昌召開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2015年,江西省以旅游業的快節奏和有創新的舉措向全國交了一份答卷。所以,我對“515戰略”和2015年的評價是不平凡。除了進行全面部署,也有重點用力的地方,比如在旅游體制方面,成立了江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局改委”并不是文字游戲。過去旅游局在大合唱里面是配唱,但是成立旅發委以后,進入了政府組成部門,處于了一個前端的位置,過去旅游統計需要向諸多部門要產業數字,現在很多行業、部門是爭取融入旅游業。最重要的是,旅游從投資、到消費、到外交諸多領域,全面發力,這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年代,旅游不再是我們自己的獨唱,而是我們領唱,社會合唱。
陳奕輝:在“515戰略”引領之下,我感覺旅游行業越來越被聚焦,身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但同時也感覺所做的事業非常美好,值得驕傲。福建在“十二五”收官之年的作為,我用一個數據說明,2015年增長至少在13%以上。在“515戰略”的引領下,福建旅游業在幾個方面令人矚目,第一是清新福建的品牌,內容持續增加;第二是對應“一帶一路”發展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游推廣,由福建牽頭,聯合沿海省份,加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在東南亞的聯合推廣搞得有聲有色。第三是今年5月6日至8日的海峽兩岸博覽會。此外,還有3月份的福建環海峽旅游圈、10月份的旅游節,這樣的亮麗色彩越來越明顯。
王建平:飯店業在轉折中走過了2015年,在要素整合當中發展,飯店的形態越來越多樣,層次越來越多樣化,在2015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黃樹田:“十二五”期間,沂南縣委、縣政府把旅游資源變成了旅游產業,變成了縣里的主導產業和戰略的支柱產業,沂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生態環境改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提高,使沂南繼續走在全省的前面。
高舜禮:大家能否介紹一下2015年旅游發展的三個標志性事件。
黃樹田:2015年沂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第一是獲得了CCTV的一個獎項;第二就是今年國家旅游局到沂南調研,對沂南文旅融合高度評價;第三是月初沂南成為國家級旅游改革創新先行區,這是對沂南的鼓勵,也是沂南打造目的地、發展旅游的一個重要責任。
王建平:2015年,飯店業的資本化明顯加快,以前只是資產、產業,現在資本化的規模增大,速度加快。再者,國家非常重視,尤其是把民宿、短租、長租等作為生產性服務業進行扶植和發展,這是飯店業未來發展一個大的創新和變化。
陳奕輝:一個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游推廣,一個是環海峽領域旅游合作,還有清新福建品牌推廣,在2016年我們將繼續加大力度,尤其是在海外,不僅僅限于幾個門店做推廣,要在臉書、推特等網絡媒介上面,請當地人用當地語言來講述福建故事。
丁曉群:江西旅游和大家分享的三類事件,一是江西形象品牌現在開始講外語,走向國際化。江西在海外十多個江西老鄉會設立海外推廣機構。今年由省長帶隊到俄斯,讓江西“走出去”,在俄羅斯引起了一陣綠色贛風。省委書記、省長在諸多場合都當過“導游”,積極推介江西旅游業,產生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第二是江西的景區發生了新變化,有了新色彩,不僅有廬山、井岡山等,還有三清山與龍虎山等新5A景區崛起;第三個值得分享的是2015年江西沒有很大的負面旅游新聞事件。
高舜禮:從各位嘉賓的發言中可以看出,2015年,在不同的崗位、不同的領域,旅游業還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這為“十三五”的開局起步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國務院2009年41號文件明確提出一個發展目標,中國旅游業到2020年應該在規模、質量、效益等方面基本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也就是說到“十三五”期末的時候,應該基本成為旅游強國,這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十三五”規劃顯得特別重要之處,在于我們要從世界旅游大國晉級為旅游強國。既然大和強是有一些差別的,差在什么地方,強應該怎么強?江西省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建設強省,先請問丁曉群主任,建設強省經驗有哪些可以借鑒。
丁曉群:“十三五”對江西而言是一個最重要的旅游發展關鍵期。全國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江西提出決戰2020和逐步實現小康;2020年是實現旅游強國的一個戰略,江西省也提出了在2020年實現旅游強省。把這兩個事分開了說,有它特殊的意義;并在一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江西是革命老區,在解放之初,江西有兩大生態都不太理想,一個是自然生態,受到戰火的摧毀,加上各種自然災害,自然生態被嚴重破壞,后來得到恢復,森林覆蓋率達到63%,居于全國前列。第二是人口生態,戰爭造成男女比例失衡,給老區人帶來的壓力特別大,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全省4500萬人口里面,男女比例才趨于合理。前些年中央特別下文件要振興江西老區,加大項目方面的扶持,基于這一點,盡管在貧困人口脫貧方面有相當的難度,但江西省委提出決戰決勝2020,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這是一個戰略的目標,旅游要發揮大的作用。201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旅游強省的戰略目標,基本的一點就是要更加注重質量,在游客的滿意上做文章,數量未必最多,發展速度未必最快,但在綜合實力或者團體賽中力爭成為國內第一方陣。江西的旅游目標是實現中國旅游強國的一部分,也是江西人和全國同步小康夢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理當盡快實現。
高舜禮:丁主任的話闡明了一個問題,強國目標絕對不是單項的,不是公報里面所看到的那簡單的幾個項,而是一長串的體系,這樣比較以后,可能才比較合理,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應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貢獻。這個觀點是非常有道理的。
陳奕輝:如果以強來算的話,業界和學界有各自的標準,按照通俗的認識,應該是旅游要素積極的提升,不僅讓我們的國民在國內旅行感到放心、舒心和開心,也應當讓國際游客來到中國能夠放輕、舒心和開心。對旅游強國這一目標,可以有熱切的希望,有熱情的作為和追求,但同時也應當要有冷靜而客觀的思考,建設旅游強國不應是孤立的,應該是在各行各業、方方面面,都齊頭并進發展以后。
高舜禮:對陳副局長的看法,我有一些不同意見。他講的這個強是質量方面的提升,提升到什么程度,這里面有一個自比和他比的問題,如果總是與自己比,我們永遠不可能建成強國,還是應該與世界上的其他強國作對比,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他說旅游強國的建成不能單獨的實現,需要其他方面同步
推進,這個觀念貌似有道理,但是我認為是值得探討的。因為如果要等各方面條件都充分具備再變成旅游強國的話,這個事到2020年實現就有點兒懸乎。早在改革開放之處,就有一個理論,認為旅游業可以適度超前于國民經濟的速度發展,并以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而發揮作用。既然國務院提出2020年基本實現這個目標,恐怕也是早就經過論證的。當然,實現旅游強國的目標應該是一個總體性概念,不可能要求每一個省份都是一個水平,也不可能要求3000多個縣都是強縣。是不是這樣?請繼續談一下。
陳奕輝:我簡單補充一下,或許剛才的表述不太完整。比如福建是旅游資源比較富集的省份,特別是這幾年,發展越來越順暢,因為基礎設施完善了,因為方方面面的配套改善了,所以我贊同高社長說的,我們有堅定的信心,一定可以實現旅游強國的目標。
高舜禮:我國飯店在硬件強度上應該已不比旅游強國差,是不是現在就已經是強國水平了呢?
王建平:旅游強國,對游客來說要有一個非常好的旅游休閑環境。就飯店而言,這些年中國的飯店業規模確實有大發展,但是從強國的要求來說,飯店業必須用中國文化去塑造自己的酒店品牌,我認為在實現旅游強國的過程中,應該有更多的中國文化。
黃樹田:我感覺旅游強國需要采用一系列硬性指標,指標體系要包括旅游管理、發展潛力,還有可持續性,既要縱向比較,也要橫向比較。旅游已被定位為支柱產業,要成為強大的產業,還要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既要借鑒外面的經驗,也要汲取教訓,要把觀光休閑度假結合在一起。
高舜禮:強國的問題,中國提出最少有15年了。當時,有一些旅游大省的局長研究過強國標準,但是這項研究并沒有在業界引起較多的關注,旅游主管部門基本按照自己設想的強國目標去做。強不強,首先不是單純和自己比,而是要和外國相比有比較優勢。談清楚這個問題不容易,但今天我們爭取談出個一二三來。那我們反向思考一下,您看看哪些方面和強國有差距?
黃樹田:我感覺兩點,一個是產品,一個是服務。當然還有技術、服務設施、要素。比如,我們產品的規模、檔次、精細化程度都有差距,設計和創意創新也有差距。再比如,我們現在缺乏服務的知名品牌,不論是高端國際的,還是本土的,即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企業,服務的一些規范都不健全。這需要引進管理,好的管理模式,好的體驗,雖然要花一定的代價,但是能把服務提升上來。產品和服務,這是永恒的。
王建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飯店真正要從規模大走向實力強,需要抓住市場需求,要有高品質,要有自己的理念,要有非常良好的效益。
陳奕輝:縱觀世界上的旅游強國,尤其是歐美國家,發展旅游具有公益性,資源配置市場具有決定性。三中全會已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我認為,要強的話,必須要有真正的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再者,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的人才極其緊缺,成為一個強國,需要有高素質、職業化的人才。
這個非常缺乏,也非常重要。
丁曉群:要實現旅游強國夢,我覺得首先要把評價體系做相當大的調整,由第三方對旅游行業進行評價,這是旅游強國的其中一個重點。其次,我個人認為,要成為強國,中國的旅游應當是由政府強向企業強轉換。政府要更加注重公共服務,而不是項目和政績。
高舜禮:這個觀點談得很好,這個問題正反問有助于認識深化,因為旅游強國的話題,說到底是一個很大的話題,談深需要下工夫。無論從接待人數、旅游規模、供給總量來看,中國絕對是世界第一的大國,但是怎么從大國邁向強國,實現一步跨越,這個問題中國旅游人思考了很久。我們看到很多人寫文章,要實現這樣的跨越,關鍵是應該改革創新和提質增效,關鍵在于轉變發展方式。從十七大以后,旅游行業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還專門下過一些指導性的文件,但改變這個方式非常難。我想請4位嘉賓直截了當地談一談,旅游行業現在應該堅決制止哪些事兒。
丁曉群:第一,轉變方式發展比任何時候都緊迫,同時比任何時候都有希望。為什么這么說?旅游業作為服務業的主導企業,作為社會文明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標準,必須在這個過程中承擔支柱作用,承擔引領作用,所以我覺得很急迫。對中國旅游業來說,這也是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文明強國轉型的重要標志,這為世界很多發達國家所印證,中國可能也必須往這個方向發展,所以我覺得中國旅游轉型升級比任何時候都迫在眉睫,都重要。
第二,轉型升級比任何時候都困難。從打開國門接待外賓到高速發展,我們的旅游業中隱藏了一些不健康因素,比方說GDP的增長,項目很多是無效的,是重復建設的,很多是形象工程,很多是中看不中用的;比如說酒店,很多酒店很奢華、但便捷性不夠,不要說殘疾人,正常的游客進出都有很多不便,景區也有類似情況。中國旅游的發展,是領導者、設計者、建造者的天堂,卻有可能是消費者的陷阱,因為我們很多設施不是為他們所用的,
甚至帶來了很多隱患。有些理念是錯誤的,包括旅行社,我們在WTO談判的時候有一個內部的說法,對國內旅行社要實施保護,保護的結果是現在世界級的旅行社里面,沒有一家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自己經營的。
第三,中國旅游比任何時候都有希望。中國旅游強國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是國務院做出的戰略部署,各方面圍繞旅游強國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和推進措施,供給側改革,包括需求的改革,旅游業都應該有更大的作為,國家要實現五大目標、理念,離不開旅游的更大發展,可持續發展比任何時候都有希望。因此,我覺得轉型升級不一定是對簡單個體的研究,應該是緊迫、重要的戰略性選擇,甚至是戰術性任務,因此剩下的時間對我們而言,不是長了,而是短了。中國旅游轉型升級的希望很大,因為這是我們必須實現的強國夢。
高舜禮:您認為當前哪些是不符合要求的,應該停下來的?
丁曉群:要停下那些對我們不利的事情。比如,要立即放棄簡單的旅游增長比例、旅游接待人次的橫向比較,而要做多元化分析,這方面我們的壓力很大。江西要建成旅游強省,前10名的評價體系在哪兒,不知道。現在的游戲規則需要改變,要重新建立對旅游強國、強省、強市的科學考核體系,旅游產業數據化,應有一定標準。這是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集體。再比如,要把香港、澳門、臺灣從入境旅游里面單列出來。中國的旅游強省必須把港澳臺在真正的入境旅游里面單列,才可以平等對話。
高舜禮:這個觀念很好,但實施起來可能有難度。
陳奕輝:第一,應該制止一些旅游企業粗放式的經營,偶爾加一個微信號,就說是互聯網+,或者簡單地加一個東西就說是創新,這是不行的。應當有淘汰機制。第二,不可持續的旅游項目不能再做,有些旅游項目會對生態構成威脅、造成破壞,有些地方本身沒有搞旅游的條件,不能硬上,需要叫停。第三,旅游發展到今天,應從政府部門主導走向政府引導,旅游發展中長官意識主導的項目不能再做,要尊重旅游規律。我們中國的旅游企業越做越強,只有偉大的體驗,我們才有國際旅游的話語權、定價權。
高舜禮:比如現在所謂的旅游大項目,動輒十幾個億甚至上百億的旅游項目,這個符合旅游發展的規律嗎?我們的各級官員往往說起大項目都是津津樂道,也有把本來
就是一些零散的旅游項目,捆綁一下打包一下,一下弄成了旅游大項目,起一個大的名字。這個是不是可以轉變?
王建平:第一個問題,要轉型,應當分析中國主流消費的趨勢,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顧客住在這個酒店里面,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應該做什么休閑娛樂的事,酒店應該考慮這一需求做休閑度假,做酒店+社交,現在有將近二三十家,尤其在南方城市,已經在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黃樹田:我覺得轉型升級應該兩個方面,一個是思想、理念,然后是導向。理念和導向實際上是國家的政策,五中全會提到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要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實際,結合地方特色,對原有的項目進行提升、創新,這是一點。第二個就是防止一哄而上,國家提倡多規合一,但是沒有提到旅游規劃,應當實現規劃全覆蓋,將旅游規劃與城鄉發展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等融合,如果規劃不當,造成浪費,這是一個大問題。
高舜禮:關于“十三五”的話題,關于建設旅游強國的話題,關于轉變發展方式的話題,關于提質增效的話題等等,還有很多很多,因為時間的關系,無法一一討論,但是在結束前,還是要請教一個問題,請4位嘉賓概括一下,拿中國和法國、西班牙、美國、意大利、德國比較公認的世界旅游強國相比,差距究竟在哪兒?請大家舉兩個例子。
丁曉群:國外的酒店是以方便、舒適為追求的,而我們的酒店不是。
陳奕輝:外國旅游業推廣方式,我們要認真學習。我看了美國、澳大利亞的一些推廣短片,或許你忘了講了什么,但是你會感覺到這個國家的精神。我們在走向強國的過程中,肯定要推廣,講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非常重要,這些我們還要向他們學習。
王建平:國外旅游景點標識較為完善,國內的比較缺乏,類似的還有很多。
黃樹田:兩個方面,一是產品,二是服務,游客為什么喜歡到馬爾代夫,是因為他們有特色,不論是產品打造,還是營銷推介,都有過人之處。第二就是服務,貼心個性化的服務,要提升服務品質,打造服務品牌。
高舜禮:奔向旅游強國的“十三五”是一個宏大的話題。今天四位嘉賓從不同的角度,談了很好的觀點或思路,期望對引導業界有關旅游強國的討論和研究有所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