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地處貴州省西南部,以神奇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原生態的苗族布依族文化而聞名。
其中萬峰林片區,因積聚了萬峰林、萬峰湖、馬嶺河峽谷、納灰布依寨等眾多高品級旅游資源,是黔西南州最具吸引力,是旅游開發最成熟的版塊。同時也是引領全州旅游發展的核心與龍頭,加之正在推動建設的萬峰林新區, 這一片區“一城三景,景城合一”的發展格局逐步顯現。
2014年,黔西南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提出構建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體系,舉全州之力打造以“一城三景”為核心的萬峰林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在這一背景下,大地風景文旅集團啟動黔西南州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綜合分析黔西南州旅游的發展機遇、資源特征、空間格局。將黔西南州定位為:具有高原喀斯特峰林特征與布依族文化特色的國際氣候養生度假目的地,并從以“一城三景”為核心,以國際級度假目的地系統打造為根本出發點,提出整合生態、文化、產業、土地、城市等眾多與要素的“多規合一”規劃理念,成就了休閑度假時代區域旅游規劃的創新典范。
1、扭轉觀光時代的落后局面,搶占休閑度假時代先機
黔西南州雖然擁有世界級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地處北緯25度上的黃金生態氣候帶,并是中國西南民族文化典型代表地區,但由于交通可達性制約、開發理念滯后等諸多因素,在觀光旅游階段,其旅游發展一直處在相對落后的位置。規劃著眼于休閑度假時代來臨的重大機遇,從貴州“國家公園省”建設、滇黔桂旅游一體化、黔西南現代服務業開放試驗區打造三個視角之下,系統研究和分析了黔西南州在區域旅游競爭中的優勢、劣勢、方向以及發展策略,提出從觀光旅游主導向國際級度假目的地建設的轉型,扭轉觀光時代的落后局面,搶占休閑度假時代先機,破解了黔西南州旅游發展的區域占位難題。
在占位明確的基礎上,規劃系統研究了黔西南資源特點,分布特征和利用方式,提出了黔西南州旅游的未來四大方向,即:氣候養生度假、山地戶外運動、民族文化旅游、區域旅游中心,構筑黔西南州旅游發展新框架。
2、“中心輻射,全域聯動”的旅游發展新格局
在空間布局上,規劃提出重點打造“一城三景”度假旅游中心,以中心的崛起,輻射帶動晴隆24道拐、貞豐雙乳峰、安龍古城、晴隆、望謨布依族文化等周邊優勢資源,形成“布依文化旅游組團、歷史文化旅游組團、生態度假旅游組團、鄉村產業旅游組團、國際遺產旅游組團”五個次級旅游組團。依托州域交通主干道,構建遺產旅游北廊道、生態旅游中廊道、民族旅游東廊道三條特色旅游廊道,形成“一中心-三廊道-五組團”層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度假目的地空間發展格局。
(上圖為州域旅游空間結構)
3、“3-30天”度假菜單等新穎策劃思路,玩轉度假目的地產品規劃新模式
規劃切實圍繞度假目的地打造,策劃設計養生度假、運動度假、文化度假三大核心產品和觀光旅游、節事旅游、夜間旅游、特殊興趣旅游四大輔助旅游產品,全面構建迎合度假游客需求的“3+4”度假產品體系;同時基于度假游客的活動規律研究,結合度假目的地不同尺度的交通服務供給,設計涵蓋“抵達、迎賓、游覽、微空間活動”四個層次的度假地移動服務系統;此外,規劃改變觀光旅游規劃中傳統的游線設計方式,整合度假設施、觀光景點、民族村落等多類型的設施與項目,策劃設計“3-30天”度假菜單,并根據游客停留時間長短,提出涉及活動范圍、交通方式、體驗內容的有針對性的整合度假方案。
4、落實度假開發地塊,破解度假項目落地難題
長期以來,區域旅游總體規劃都被歸為專項產業規劃,無法對于旅游用地選擇提出具體方案,導致眾多項目無法落地。本次規劃立足于度假項目的落地,選擇“氣候舒適度、地質地貌景觀價值、人文景觀價值、水景觀價值、交通可達性、土地開發限制”六個要素,以“一城三景”985平方公里的區域為重點范圍,系統評估篩選出21平方公里具有度假開發價值的地塊,并據此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規劃方案調整建議。此外,規劃還按照地塊的景觀類型及區位交通條件,設定了各類區塊的開發密度,空間形態和度假設施類型,全面指導規劃項目的落地實施。
(上圖為重點度假開發地塊選擇)
5、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依托,提出泛度假產業融合發展思路
本次規劃打破就旅游論旅游的產業發展觀,提出泛度假產業融合發展思路。依托黔西南州重點發展的體育產業、醫療產業、通用航空產業等八大現代服務業類型,同時兼顧高原農業、黃金產業、民族文化產業等黔西南其他已有優勢產業,提出不同產業類型與旅游度假業融合發展的方向以及延伸業態,如依托醫療業,發展民族養生度假產品,依托通用航空業,發展低空旅游產品,依托職業教育產業,構建旅游人才培養體系等。
此外,規劃還將黔西南州的主要產業類型與旅游度假業關系進行了評估與分類,按照依賴性產業、兼容性產業和排斥性產業三個層次進行系統梳理,并對化工、煤炭等具有污染性的排斥性產業的空間與規模提出了限制和要求。
(上圖為萬峰湖濱湖度假設施形態設計)
6、創新環境管理與社區協調規劃
著眼度假目的地的整體環境營造,提出了系統的目的地環境管理與社區協調規劃,針對城市已建成區、萬峰林城市新區、重點度假開發片區、峰林峽谷生態片區以及鄉村社區等不同空間,分別就其建設強度、建筑密度、天際線、建筑層高及風格、景觀風貌、旅游活動強度及類型等,提出具體的要求,切實保障各個片區的產業、社會、經濟發展與國際度假目的地建設目標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