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主導產業,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和全社會共同參與,通過旅游業帶動乃至于統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旅游發展理念和模式。這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和模式有利于區域內的資源重組、產業優化,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活力和動力。但就目前全國出現的“全域旅游”熱而言,跟風現象嚴重,很多人對全域旅游還不了解,對于什么條件下適合開展全域旅游也不清楚,如何構建全域旅游更是知之甚少。
很多人根據字面意思將全域旅游理解為大而全,全空間、全產業、全社會、全動員……顯得空洞同時又缺乏相應的支撐體系。其實,要做到全域旅游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一系列具體支持體系做保障。
在此基礎上,依據上位規劃,結合本地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詳細的“全域旅游發展實施方案”,確保全域旅游實現標準化宣傳、推介和檢查。
“留得住綠水青山,系得住鄉愁”是全域旅游發展的基本目的,全域旅游發展要嚴格遵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帶動社會經濟發展,推進旅游與生態建設融合,實現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于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顯示全域旅游示范區分為全域旅游示范縣(含縣級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州)。各地首批申報全域旅游示范區,原則上各市(州)申報1個縣(市、區),有條件的可視情申報市(州)為創建對象。創建主體為縣、市(州)人民政府。這里規定了申報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在地域上的尺度以縣為主,在條件特別好的地方,可以擴大到市域范圍,表明全域旅游在地域范圍上的限制,比較適合縣域或鎮域內,既不能無限放大,過大則會使全域旅游過于泛化,很難形成合聚效應。也不能過小,過小則失去全域的意義,難以達到區域品牌。這是全域旅游發展的空間保障,有利于形成若干個旅游發展的主體功能區。
全域旅游示范區的主要考核指標要求“區域內有明確的主打產品,豐度高、覆蓋度廣”,這要求發展全域旅游的地區必須具備豐富或等級較高的資源。只有具有一定的等級較高的資源才能帶動區域旅游形象和品牌的塑造,引領區域旅游個性,形成品牌影響力。統籌旅游形象的整體宣傳推廣,提升區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并在這一統領下開發多層次、多類型的旅游產品體系,豐富區域旅游內涵。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影響全域旅游質量的重要條件,創建全域式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必須使旅游業在當地總體發展中確立發展地位,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和完善的工作機制。各個部門和各個行業在達成全域旅游的共識下,建立順應全域旅游發展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新機制,形成產業發展合力。
全域旅游的基本特征要求旅游目的地必須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覆蓋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全過程,對全域內的旅游要素實現無邊界整合,對交通、安全、營銷及吃住行游購娛消費等各個環節、各個要素進行全網優化,實時更新,網絡動態發布。
首先,推廣全域旅游APP,在圖文并茂的基礎上提高可視化程度,融合視頻、虛擬實景、收藏夾等表現形式,對區域內的旅游信息進行全方位推介,指導游客在旅游地的活動。
其次,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要充分利用大數據,通過大數據在旅游產業中的應用,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內容。游客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熱線等多平臺,獲取旅游咨詢、投訴、商務、救援、提示等服務。游客借助智能手機,導航軟件多媒體方式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獲得導覽、導游、導航等服務;通過二維、三維等科技創建“視頻導游”推廣平臺,講解景區,由區到點,層層深入;以“游”為主線串聯吃、住、行、購、娛,根據游客所在場所為其推薦周邊服務,幫助游客享受最地道的旅游盛宴。
再次,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在政府部門聯動的基礎上,加強行業監控,完善行業協會組織,發揮民間組織的力量,保障全區域內信息的無縫對接,交通零轉換。建立應急聯動機制,保障游客安全,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發布預警,跟蹤監測。
在這個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全域旅游公共服務體系不僅是為了給游客提供優質服務,而且要充分考慮本地居民的休閑需求,在尊重本地居民的基礎上發展全域旅游,在滿足本地需求的基礎上開展全域旅游,才是真正的全域旅游,也才能調動社會參與的積極性,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全域旅游的公共服務體系更是當地居民與游客和諧共享的高品質生活空間。
區域內的旅游業人才總量、結構和素質的狀況直接決定了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的效果。在全域旅游發展中,需要一批素質好、富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有專業理論、實踐經驗,又有較高文化程度的旅游專業人才,因此,全域旅游發展首先要實現旅游高素質人才結構構架。
第一,旅游業高層管理者,如從事人力資源、市場營銷、景區管理、旅游規劃等方面的人員:包括政府分管旅游工作的領導,各縣(市區)旅游局局長及旅游景區管委會主任,他們對于旅游業的理解和認識對一個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具有直接影響。第二,急需具有專業技能過硬、服務意識強、復合型、協作型、應用型的服務人才,包括高級導游人才、旅游規劃人才、旅游市場人才、旅游商品開發人才、度假和商務旅游開發人才等。第三,建構高層次旅游人才培養合作體系,與旅游研究機構、學校建立合作培養機制,保障高素質人才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