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特色小鎮和PPP模式是近兩年剛剛興起的,也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對于旅游特色小鎮與PPP的結合,我們采訪了蘇州大地之春旅游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姑蘇園林控股集團總裁助徐程剛。
BES:請介紹一下PPP模式在中國的發展歷程,目前它主要運用在哪幾個行業?
徐:旅游特色小鎮、全域旅游、文旅和PPP模式對于我們來說,是這兩年剛剛興起來的一個行業,我們也是處在不斷學習、不斷摸索和不斷實踐的一個過程中,在這里,我可以展開講講PPP。
PPT是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簡稱,就是政府與公司合營的一種項目,PPP其實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最早在80年代,廣州有一個電力公司就是PPP模式。
PPP真正火起來也是這兩年的事情,原先國家的模式都是,一個地方政府要新建一些基礎設施,出現一些大額的項目投資,大型項目的投資管理模式就是政府通過一個融資平臺來發展和融資,然后開發商或者旅游公司再來投資這些項目,投完之后,還負責項目的整體建設及后期運營。整個過程是一體化的,這對政府來說,會存在很大的壓力。比如說,前期政府要做項目需要融資,就會有融資的壓力。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原來傳統模式是政府有項目后發標,通過招投標選擇供應商建設,建設之后還有運營的壓力,現在政府要解決這些問題,減少政府負擔和壓力。
另外,前兩年國務院6號文件出來后,地方政府融資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使得政府也很難做一些事情,但政府又必須做一些事情,特別是要有些政績工程,不管是民生工程還是其他的,融不了資的情況下該怎么辦?這時候PPP就開始慢慢地興起來了。
PPP興起來后,允許社會資本跟政府一起合作,做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這是一個逐步放開的過程。早期的時候,政策上是允許社會資本進來,但是地方政府還是會傾向于一些央企和國企等有國字頭企業進來,后來一些民營企業才逐步能夠進來的越來越多,這是一個過程。
PPP涉及的行業面還是蠻廣的,最常見的是基礎設施項目。例如高速公路建設,我們開車去某個地方經過高速路口需要交過路費,這就是一個典型的PPP合作模型。政府出資源和讓渡經營權,社會資本進行投資,雙方共同把高速公路建設起來,約定把20年或者25年的經營經營權和收益權讓渡給社會資本方,社會資本方通過收取過路費的形式獲取收益,平衡之前的投資,并獲得回報。另外,自來水的水務方面和電力方面也可以采取這種模式,進行收費。第一,是政府要做;第二,是市場剛需,可以向使用者收費。這些是最常規的常見的PPP模式。
其次是政府采購項目。比如這塊土地開采過礦,需要整治環境,這片區域河道被污染,需要在河道周邊進行整治,實現環境提升,或者是政府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環境,需要建造公園和市內道路,這些政府本身就是要出錢的,也可以用PPP,這就屬于政府采購。比如說有一個10個億的項目,按照10%的注冊資本,就是要一個億的注冊資金,社會資本一般占80%到90%左右。當時的社會資本投入8500萬,政府投入1500萬構成一個億,通過融資,就可以做一個規模10個億的項目。對于政府來說,他其實花了1500萬的錢,完成了一個十個億項目建設投資。
我剛才說的那幾個領域,電力、自來水,還有一些政府本身要做的市政設施和基礎建設,一部分可以向老百姓收費,另一部分屬于政府的財政支出,每年都會有財政撥付,社會資本花錢來采購。
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項目也適用于PPP模式,如旅游類,或者前面講的市場的一些項目,政府也可以采用PPP模式。比如說旅游景區的門票收入,小區物業收入,政府授權10年或者20年期限內收益,社會資本就可以將之前的投資平衡,從這個角度來說,政府轉變了原來的角色,政府原來是什么都管,什么都包辦,要解決項目前期策劃、規劃、融資、建設和運營等各個方面,現在轉變為只需花很少一部分錢來完成一個項目。把本來是社會服務的行為,全部讓企業資本和社會資本來擔當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會有一部分股份,開發建設和運營部分讓市場上的社會資本來擔當,政府只關注項目預期的效益和目標是否能達到。
總之,醫療行業、旅游行業、環境整治、污水處理、便利設施、交通建設、市政設施等都會涉及到PPP,原來國家和各個地方政府都是通過傳統的平臺去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收費來平衡投資,現在PPP成為一種新的模式。
BES:PPP模式相對于以前的政府包辦來說,肯定是一種進步。但很多人PPP項目都是一知半解,請您項目介紹一下PPP項目的運營方式。
徐總:在所有的項目過程中,運營這一塊是最難的,所以我們會看到有很多種模式。比如說早期的時候是BT模式,現在是BOT模式,就是建設,運營,移交,授權期限到期后無償移交給政府;要么是BTO模式,移交政府后,你再運營某個模塊;要么是BOO模式,就是建設完,然后就長期持有物業了,再不斷的運營用收益來平衡投資。
關于PPP項目運營方式,一般情況是這樣的,社會資本和政府共同出資,成立一家項目公司,這個公司擔當整個項目的管理,包括策劃,建設開發和后期運營,進行整體的統管,企業一般會出80%到90%的出資額,政府大概是出10%到20%左右的出資額,大家共同在這個公司占有股份,這個平臺屬于有市場化運作的一個平臺,也是受政府監管的。雖然平臺針對這個項目,前期需要對接規劃設計機構,然后尋找專業的建設單位進行建設,在后期的運營階段,可能還會委托專門的運營機構來幫它運營這個項目,它做整體的統管。
那么錢從哪里來呢?這個公司會進行證券和基金方面的融資,或者直接跟銀行進行融資,不同的機構融資成本不一樣了,融資后來支撐整個項目的發展。
BES:PPP模式中如何實現三者共贏,共同推進項目的發展?
徐總:PPP模式對于政府來說,一方面從原來關心建設為主,轉到了后面的分析運營為主,對整個項目的考核可以通過運營角度來考慮,運營的好,則項目考核成功,這是角色的轉變;另一方面,以前是政府包辦,現在政府只要投入部分股份,就可以獲得長遠收益,政府的包袱減輕了,特別是融資壓力和后期的運營壓力都大大減輕了。
對于社會資本來說,可以通過各級機構相互合作的模式介入到一些新的領域,比如說鐵路建設領域、高級工程建設領域、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等,特別是對于以建設行業為主的企業,它原來的競爭是很激烈的,可能說成千上百家企業在競爭同一個項目,但是PPP模式有很好的融資平臺和合作渠道,就會大大降低競爭對手的數量。提高了進入門檻,現在基本上都是只有五六家,或者十家公司在競爭,相較以前的競爭數量大大降低了。
但是建設體量遠遠增加了,現在PPP項目動輒就是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的大項目,對企業來說,機會大大增加了,但是也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是所有PPP模式都會碰到的,特別是面向市場后,運營成為最大的難題。做不好的話,很可能就會面臨虧損。
一類是水電、高速公路等剛需方面,這個收益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還有一類是政府本身就要去做的項目,評估政府的財政承受能力后,這些也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對企業來說,就是增加了一個運營環節,原來是我幫你把項目建設好,你給我還款就行了,現在不行 ,我不光要建設好,還要把后期的運營解決好,其實這是對企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加大了企業的運營風險。
BES:在旅游項目中,除了政府、企業、其他社會資本方之外,還會涉及到當地的環境,涉及到當地的居民,在這個過程中當地居民可能會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他們的收益又怎么去保護?
徐:說實話,在這一塊,每個地方的模式可能都不一樣。
拿一個典型案例來說,我們公司接手的蘇州旺山項目,現在就應該屬于居民跟政府是受益的,它沒有采用PPP模式,政府幫著把整個旅游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引導老百姓都在原地開展一些經營活動,提升他們手頭上物業的價值,旅游給他們帶來經濟收入。
但就目前來說,如何讓當地的老百姓參與進來,各地的做法不太一樣,在現實中也有很多困難。但旅游項目在規劃設計的時候都會牽涉到把整體的旅游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才能吸引游客過來,這樣就能夠帶動一系列行業的發展,包括住宿、餐飲、交通,甚至旅游文創產品、旅游服務方面等,這是一系列的帶動。
但具體形式要具體項目區別對待。有的公司可能只是幫政府做成一個旅游的基礎設施,而這些事情不是老百姓單獨就能夠做到的,實際上都是統一由政府委托企業來做,比如說基本的道路、燈光、標識牌、配套性景觀、綠化等,這里面就是全域旅游的概念,都是由企業來做。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回報一般分兩種方式來保障投資回收,一是做一個大景區,收取門票,獲得經濟效益;二是不收景區大門票,可以通過政府回購。
BES: PPP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或者要點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
徐:難點還是運營這一塊這, PPP也是這兩年才剛剛興起來,我們也接觸過很多的項目和機構,其中很多都被央企拿走了,而央企最大的困惑也是不知道怎么去運營這個項目,這是所有公司面前最大的問題。
比方說旅游這一塊,把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好了以后,怎么能夠讓它火起來,能夠把游客引過來,怎樣系統化的和旅游機構進行合作,并且構建一個新的旅游體系,能夠提升讓這個區域每年的旅游經濟收入,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這才是PPP里面比較難的一個問題。
一般的做法是,我們可以給政府做一個旅游的PPP項目,解決規劃的問題,但是我不收固定資產,政府把固定資產回購回去,企業把運營盤活起來。再就是社會資本,這也是我們企業希望能夠去做的。
目前運營確實是一個問題,國內很少能夠找到比較優秀的運營機構和人才,相對來說比較鳳毛麟角。而運營方面是需要系統性的去思考的,而不是單一的從某個方面考慮。
姑蘇園林控股集團總裁助理 徐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