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末,中國旅游界的重磅新聞來了,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在12月3日宣告成立。雖然媒體對此事做了相對低調的報道,但是,怎樣也無法掩飾住其穿透歷史的新聞光芒。這種新聞光芒映射出的是國家旅游局局長的技術邏輯。
2015年1月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李金早說了一段話:有一種說法很流行,說“中國存在巨額的旅游貿易逆差”,說“2013年我國旅游貿易逆差730億美元,2014年旅游貿易逆差突破1000億美元,5年增長近50倍,我國已成為世界旅游服務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 但是,這實際是一個誤導性的說法。 首先,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目前不是同一個統計口徑,不具備可比性,更不能簡單相減,就如拿椅子和杯子相比相減,犯了常識性的統計分析錯誤。
一段話與一件事之間的距離也就10個多月的時間,這10個多月的時間,李金早用“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的成立回應了他在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對旅游統計的批評。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的成立實現了中國旅游統計的三個根本改變。
3、從根本上結束我國旅游統計數據無法與國際接軌的歷史。
中國旅游發展的兩塊短板
在今年1月份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李金早批評了旅游統計的滯后,也批評了中國旅游理論研究的滯后。
無論是中國旅游智庫,還是中國旅游改革發展咨詢委員會,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其成員都來自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機構、旅游研究單位、媒體、旅游企業,也有部分官員,但前提是這些官員都已經不再擔任旅游局相關職務。之所以這樣選擇,是為了保持這兩個智庫的中立、客觀,只有有了中立、客觀的立場,才能保證智庫決策的公平公正公允。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智庫的成員中還有很多具備跨界背景,這種跨界背景的人才也是符合中國旅游業的人才需求特征的。畢竟,對于中國旅游來說,這是一個充滿變革的時代,而變革則來自跨界。
天時、地利、人和催生了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的成立。從技術層面補齊了中國旅游業發展的統計短板。
當然,從更加宏觀的層面來看,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也為中國旅游業注入了強勁的技術邏輯。長期以來,中國旅游業在拍腦袋的邏輯中走了很多彎路,尤其是在旅游規劃界,各種各樣拍腦袋的旅游規劃給中國旅游發展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拍腦袋的有規劃師、官員、商人。規劃師拍腦袋,是為了節約成本,盡快拿到回款;官員拍腦袋,是為了短時間內出政績;商人拍腦袋,是為了圈地圈錢,然后再拍屁股卷款走人。這種拍腦袋的邏輯導致了很多旅游項目的失敗。
據國家旅游資源開發司不完全統計,我國主題樂園以每3年上一個臺階的速度呈階梯狀增長,由1989年年底的30多個,到1996年年底的1730個,現在已經超過2500個。然而,這些主題公園在內容創新和設備更新上卻嚴重不足,在這些主題公園收入來源的種類比例中,80%以上收入以來門票,根本沒有建立起創新驅動的多元盈利模式。這背后最深層的原因,就是開發者技術邏輯的缺失。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的成立意義重大,不僅僅改變了中國旅游統計歷史,也將影響中國旅游發展的邏輯,讓旅游決策有了科學數據支撐,讓旅游投資有了嚴格數據論證,讓旅游消費有了系統數據積累,讓旅游研究有了豐富數據資源,讓旅游外交有了標準數據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