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學者關于湖泊旅游開發、湖泊旅游對湖泊環境影響的研究較多,而對于如何解決保護與開發之間矛盾的對策研究缺乏深度;國外關于生態社區的研究對我國鄉村生態社區建設有一定參考價值,目前國內關于生態社區的研究較多是針對城市社區和鄉村社區的建設,而基于生態旅游的旅游生態社區研究較少。因此,本文提出的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創新,它體現了與湖泊保護開發相關的鄉村生態社區建設。這個概念的提出,既對湖泊生態環境的保護有重大意義,而且對提升環湖居民生活質量,統籌湖泊保護與旅游協調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相關概念
1.1湖泊旅游
湖泊旅游,從供給者角度,是利用湖泊豐富的水文條件、生動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相關的游樂設施,向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務;從旅游者角度,湖泊旅游是以體驗湖泊特殊的景觀環境和進行以湖泊為依托的各種活動為目的的旅游經歷。
1.2生態社區
生態社區,是指具有現代化環境和生活水準,功能和機構充分協調,達到社會、經濟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居住地。
1.3旅游生態社區
旅游生態社區,是指以發展旅游為依托,社區功能和機構完善協調,具有管理生態旅游能力,能夠為游客提供休閑、餐飲和娛樂服務,保護當地自然環境和社會風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居住地和活動區。
1.4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
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是依托湖泊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以社區居民參與為目標,以企業開發為主體,以政府為指導,能夠為游客提供旅游休閑、度假功能,并促進旅游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旅游生態社區。
2.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特點
2.1兼具旅游接待功能
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是在生態社區的基礎上,滿足游客休閑度假的需求,集居民生活與游客接待于一體。
2.2全面生態環保
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強調對湖泊資源的保護,保護措施體現在房屋建設、污水排放、垃圾處理等各個方面。
2.3社區參與旅游
社區居民參與旅游決策、規劃、管理、運營及環境生態保護等各個方面,并在參與過程中獲得收益。
3.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建設
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建設不僅是觀念和技術上的更新,而且也是生活模式、管理模式和機制的創新。它的開發建設是多學科、多專業協作的結果。
3.1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機制建設
3.1.1社區參與及利益分配機制
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建設,特別強調居民的參與性,讓廣大居民參與到規劃、運營以及管理等各個方面。
社區參與的強度,取決于居民在核心管理層是否享有“話語權”。社區作為湖泊旅游的利益主體,無論是政治參與、經營管理還是資金投入和知識水平都處于劣勢,無法保證利益的獲得,而非政府組織的引入,加強了第三方監管。賦予社區參與旅游管理的實權,擺脫象征性參與的局面。
綜合分析,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可以建立以下參與及利益分配機制:充分利用湖泊旅游資源,成立以社區參與為基礎的旅游開發企業。該企業由湖泊保護聯盟(非政府組織)、學術機構、湖泊管理局、旅游接待管理部門四個機構組成,其中湖泊保護聯盟和學術機構從事研究開發保護工作,湖泊管理局建設基礎[FS:PAGE]設施,旅游接待管理部門提供旅游休閑度假配套設施和服務。企業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并對其進行環保教育、技能培訓,以工資等方式實現利益分配。
3.1.2環保及生態補償機制
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的綠色理念和對生態文化的追求,客觀上需要在其內部產生生態文化的倡導者和核心力量,而政府和市場存在失靈現象,所以建立社區民間環保組織則顯得格外重要。社區環保組織宣傳普及湖泊生態環境科學知識;組織群眾參與環境保護行動,如垃圾分揀和抵制隨意向湖中排放污水行為等;監督社區內污染源并代表群眾的環境權益。
建立湖泊水環境保護的生態補償機制。確保出界水質達到考核目標,根據出入湖水質狀況確定橫向補償標準;搭建有助于建立湖泊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政府管理平臺,推動建立流域生態保護共建共享機制;加強與有關各方協調,推動建立湖泊水環境保護的專項資金。
3.2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硬件建設
3.2.1空間布局
為了使游客與居民和諧共處,妥善處理游客和居民的居住空間顯得格外重要。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分為游客休閑度假區、居民生活區和公共活動區,保障當地居民居住環境穩定,不受干擾。各個片區建筑風格相融合,充分尊重和考慮原居民傳統和文化因素的延續,注意強化建筑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增加社區居民和游客更多的公共活動空間,各種配套及公共設施滿足現代化生活的要求。
3.2.2建筑生態設計
在建材選擇方面,要減少使用熱帶硬木;注意材料的耐久性,如用花崗石鋪地、水磨石地磚;減少材料的維護與更新;選擇可再生型材料,重復利用資源;盡量使用當地材料,減少運輸能耗。采用明廳、明臥、明廚、明衛設計,以節約照明用電。湖泊流域內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使用太陽能儲存裝置和熱接收裝置,用于加熱水、發電等。設置完善的雨水收集設施,用來沖廁或者澆灌綠地;社區內設專用垃圾箱,收集指定的可再生垃圾,有機廢料經過處理,用作花木肥料。
3.3產業結構調整
湖泊型旅游生態社區,促進現代農業、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集約化發展,提高各產業的專業化及規模化,形成若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產業集群。
3.3.1第一產業調整方向
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建設綠色生態示范基地。加快培育精細蔬菜、花卉、綠化苗木等高效農業發展,生產無公害綠色農產品,降低單位用地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促進農產品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進行技術培訓,鼓勵農民進行低污染作物的種植,并且與旅游業的發展相結合,逐步減少傳統農業生產,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構建農業生態景觀,發揮現代農業集生產、生態、景觀為一體的多功能效益。
3.3.2第二產業調整方向
依托優勢資源,做大基礎產業,延伸產業鏈,構建產業集群,推進工業的結構升級,促進工業生態化發展。
3.3.3第三產業調整方向
突出發展以湖泊度假休閑為依托的特色旅游業,建立和完善湖泊流域內外的旅游區域網絡,充分發揮旅游業的帶動作用;積極改造提升賓館餐飲、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郵電通訊、信息咨詢、房地產、金融保險等知識型服務業;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服務業,推動第三產業邁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