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現狀
1.多頭管理,體制不清
根據我國現行的行政體制,各類風景名勝資源和文物資源仍分別歸建設、林業、環保、文化、文物、宗教、海洋、地質、旅游等部門行使管理權,并按其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和地域范圍等劃分為國家級、省級、縣級,分別由各級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必要時成立相應的行政管理機構,如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或管理局)、文物管理委員會(或文管所)等,作為國家資源所有者代表,統一實施管理權。
2.機制落后,觀念保守
3.秩序混亂,服務較差
4.資源破壞,環境污染
5.條塊分割,政企不分
在許多風景名勝區及文物景區中,由于條塊分割和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機關與舊國營企業的各種弊端紛紛體現出來。在經營接待上,基本上是等客上門,很少主動宣傳促;在經濟收支上,財政撥款加單位創收,有的稍有盈余,多數入不敷出;在勞動人事制度上,機構臃腫,冗員眾多;在分配制度上,死工資,“大鍋飯”,平均主義盛行,不能有效的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景區的發展。
6.旅游開發不尊重居民利益
當地居民既是旅游目的地的主人,也是一種特殊的旅游資源和旅游業中的主要人力資源。近年來,景區開發商與當地居民利益沖突現象時有發生,主要表現在當地居民的政治權利表達空間窄、經濟利益分配不均衡、旅游外部不經濟性凸顯。
(一)管理熱點
1.居民參與,主客共享
相對于旅游景區而言,當地居民就是旅游景區所在區域(或周邊)居住、參與旅游開發、管理或服務等旅游經濟活動并與旅游景區有一定利益關系的人群。他們共同構成了帶有一定人際交往模式或社團意義的基層組織——社區,故當地居民又稱社區居民。在這個區域內,他們的經濟活動、生活方式和文化傳承乃至基本利益有近似或一致的特征。1997年6月,世界旅游組織、世界旅游理事會與地球理事會聯合頒布的《關于旅游業的21世紀議程——實現與環境相適應的可持續發展》明確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旅游業必須保證社區成員,包括婦女和當地人都能享受旅游所帶來的益處。
社區參與程度對景區管理的影響
由于帶薪休假制度不完善,公民旅游趨同性等原因,每逢小長假我國景區的游客接待量呈現井噴狀態,熱點景區往往大大超過了景區的最大接待量,并由此造成景區資源受損、游客旅游體驗差等一系列問題。
在2014年12月《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任務分解表中,提出要抓緊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對景區游客進行最大承載量控制,并且在2015年6月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2015年1月,國家旅游局下發《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要求各大景區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載量,并制定相關游客流量控制預案。四川、重慶、上海等地區相繼公布5A旅游景區的最大承載量。景區逐步推進旅游者流量監測常態化,技術手段主要包括門禁票務系統、景區一卡通聯動系統、景點實時監控系統等,同時針對節假日及大型活動制定相應旅游者流量控制預案。國家旅游局表示游客達80%最大承載量應停售門票,當景區達到最大承載量時,要立即停止售票,并對外發布提示。
旅游容量相關概念包括旅游容量、旅游資源容量、旅游環境承載力、旅游生態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旅游經濟發展容量、旅游社會地域容量等(如圖4-1)。除此之外,國外眾多旅游容量理論也將景區承載力、游客體驗等內容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從而制定管理策略。比較有代表性的理論包括游憩機會譜(ROS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游憩承載力(RCC Recreation Carrying Capacities)、可接受變化的限度(LAC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Planning System)游客體驗與資源保護(VERP Visitor Experience Resource Protection).
(二)管理趨勢
1.企業化體制改革
2.生態化景區建設
旅游景區的開發利用會對景區生態造成影響,該生態包括自然生態系統和人文生態體系,不當的旅游開發會對景區生態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因此,景區的生態化建設和管理是未來景區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景區的生態化建設是指景區在開發建設的過程中體現出生態性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生態規劃理念、綠色建材、生態旅游項目,生態化的建設能夠使景區在長期內有效保護景區資源,為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景區運營管理生態化是指在景區的日常管理中,采用生態化的設施和能源,重視生態理念的宣傳教育,讓景區管理者、員工和游客都具有生態意識。
3.高品質旅游景區管理與服務建設
未來旅游景區的建設將向著精品化景區管理的方向演進,近幾年,隨著旅游投資的熱門化,旅游景區成了資本競相追逐的熱點,高投資額必然催生精品化景區。精品化景區從設計規劃到后期管理都要求走高品質路線,因此對景區管理人員的素質也將越來越高。例如,《國家商務旅游示范區建設與管理規范》(LB/T038-2014)對國家商務旅游示范區提出了較高要求,包括設施齊全、環境優美、服務上乘、管理先進等,通過高品質的建設和管理要求以達到全國范圍內的示范效應。
現代科學技術將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景區的規劃、管理和運營中,高科技的發展如移動設備和在線支付等技術的創新性應用,將對景區的管理營運方式產生革命性變革,景區管理信息系統將進一步優化。景區在初期規劃建設階段,地理信息系統有助于景區進行精細的項目建設;虛擬技術的應用則有助于景區進行深度體驗的情景設計和創意項目建設;隨著互聯網、自媒體的發展,景區的營銷管理途徑更加廣泛;近幾年飛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和線上支付則為景區的盈利模式提供了多種手段;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3G\4G的普及,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樣也改變了我們旅游的方式,個性化娛樂體驗、信息服務、位置服務、數據交換、交易支付等手機應用,將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景區的開發建設和營運管理中。在信息技術爆炸式發展的今天,景區的管理將越來越智能化。
5.門票經濟轉向產業經濟
2013年,湖南省鳳凰古城收費的消息一經發布便引起軒然大波,景區“門票經濟”的合理性討論又一次成為熱點話題。門票經濟就是在一個特定的旅游市場內,經營者和管理者以收取門票為主導的盈利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旅游經濟。門票經濟表面上顯示了景區管理的落后和產品的單一,但其背后,暗示著我國政府對旅游業的投資太少,旅游系統不夠完整,旅游產業發展落后,未能形成良好的產業鏈條。鳳凰古城的門票制度草草收場便體現了我國景區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的趨勢,產業經濟不僅僅指門票收入,更側重于景區的存在所帶動的旅游業內部其他部門經濟的增長,側重于景區對其它部門的拉動作用。產業經濟不僅能夠提高旅游業的整體收入水平,更能夠滿足多樣化的旅游需求,建設更加穩定的旅游系統和旅游產業經濟,是景區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來源:北京大地風景旅游景觀規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