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風景文旅集團旗下的風景文創,從吳越篇、大公篇、六巡篇對木瀆這座千年古鎮進行一次人本位角度的解讀,梳理西施、范仲淹、乾隆三大人物標簽下的木瀆古鎮之觀。同時這也是風景文創主理的木瀆風物記文創品牌創牌紀念特輯,木瀆風物記的誕生與成長,是我們從木瀆歷史長河中打撈出的一小塊凝固的時間,今天我們捧起它,真誠地、呈獻給每一位讀到它的人。
壹/吳越篇
木瀆風物觀木瀆,唯一物、一店、一街、一鎮耳。
姑蘇繁華圖,開篇在木瀆。清代宮廷畫家徐揚歷時24年,繪制了這幅全長12.55米超過《清明上河圖》兩倍長度的乾隆盛世風俗長卷軸。卷頭“自靈巖山起,由木瀆鎮東行,過橫山、渡石湖 …… 入姑蘇郡城”。木瀆,正是這幕“商賈輻輳、百貨駢闐”昌隆大戲的開端。
《姑蘇繁華圖》局部
讀木瀆,須探其地理文史源頭。木瀆始于春秋,落于蘇州城西,一座史溯2500年前、與蘇州城同齡的水鄉文化綜合體,全國唯一的園林古鎮,乾隆六次到過的地方,江南水調與皇家氣韻結合的典范。
鎮中擁有一套極發達、其他古鎮鮮為具備的城市交通系統,通向蘇州火車站的地鐵,50分鐘直達觀前街的巴士,密集穿梭在街坊巷弄橋間的黃包車,銜接寒山寺、獅子林、拙政園等黃金景區的出行脈絡。木瀆從青石磚上建設起高架時代,在沉甸甸的人文底蘊與商業進程間找到了其平衡支點,鎮中園林、建筑、坊間業態、器皿、植物,依舊維系著它們的千年肌理。
古老文明與現代經濟的交織,共同造就了木瀆鬧市古鎮的獨異身份。小鎮風物觀大千,稱它是大隱的隱士,向前一步是科技的電子,向后一步是歷史的塵土。打一個盹,恍如隔世,從鋼鐵森林折射回兩千五百前的春秋烽火,越王勾踐的柴垛和苦膽,如夢幻泡影,卻在方寸之間變得真實。
木瀆的名稱來由,恰是一段吳越往事的縮影,把時間發條擰回消亡前的吳越羅曼史,古鎮的故事就是時代的風云級會。西施、范蠡,這兩個名字,如同兩把躺在孤海里失去插孔的、憂傷的鑰匙。
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被吳關押在靈巖山上,作為復國的貢品,西施在越王的囚洞內被獻與吳王夫差。吳為越女大興土木,在靈巖山頂建館娃宮,在紫石山筑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頭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塞于瀆,而成木瀆。
越王臥薪嘗膽的囚洞被后世取名為西施洞。靈巖走月,史海拾遺,吳王夫差為西施賞荷望月而鑿的玩花池、玩月池,在一個王朝結束后,吸引著又一朝又一代的大師前往。韋應物、白居易、唐伯虎、晁說之、沈明臣 …… 名仕官人的詩句在高巒之上作起,與地幔形成共振。千年前的吳越硝煙,彌蓋了幾個世紀不曾散去的濃霧,已被亙古的月亮照得渙散,最終從時代底部漫去,一一停滯在了木瀆。
汩汩而去,昔看屏作山,今看山作屏。
歷史軌道上所有吞吐的振動,幾聲振聾發聵,幾聲淪作水泡,當告終時,不是嘭的一響,而是噓的一聲。如同那些守舊如初的街衢格局和傳統的在地風貌一樣,木瀆調整著老物件、老工藝的老化速度,以一種看似寡淡的方式,推進著吳越文明的傳承。
譬如,這兒回唱著西施的傳奇,看不到當日的越女浣紗,但可以觀察到白色的紗絹與碧色的溪水同步起伏的角度。消費美人并不是件得意的美談:這個視角下具備了一切世間叫人著迷的景致所具有的荒誕性——悲戚、戲虐、不惜為此犧命的莊嚴、有限的歡樂和無界的執念。
木瀆脂粉塘的存在,似乎能夠讓美人之美聚成一種實體。之于木瀆風物記,我們在探測這種實質的縱深。我們把美人制成了江南的絲綢與糕點,討論越女奏響的喪鐘和圣歌,或者這些辯證的復雜性才成就了風物的意義:越燒得滿額汗,越眉眼低,越是鴛鴦符月高出山小,越是梅妻鶴子只活一朝夕。
地處太湖流域長期形成的水鄉習俗,是吳文化構成的重要部分。水對于木瀆,是褪去肉骨皮后的那尊神祗。今朝浮起魚肚白的姑蘇城,艄公還在胥江河里唱起古代吳地的船謠。水即是生命,等于永恒。
關乎這些吳越小調是從哪兒降生的,聽曲的人以為它是甜癢的、軟的、質壁不離的。大概世界眨眼而過,無非是水中捉月夢里逐花。當煙氣中有隱遁的雷音擦出雨,潮濕便將江南原本對立的日和夜統一起來,時間則變得緩慢。吳越文明就這樣在不著痕跡的日夜交替中被保留得潔凈、工整、張弛有度。
水鄉固有的交替公式,令木瀆形成了某種流動意義上的龐貝城。它遵循著能量守恒定律,它有不滅的長夜,夜游者們收集白晝中游移的光束,灑落在晚間快冷卻的街道上,沉默的夜被溫熱地漾開,到翌日,老街上的市井生活氣息又開啟一輪新的循環。
午夜奇幻俱樂部與白日吳儂狂想曲。
黃狗、戲班子、車鈴鐺、理發店前的條凳、明月寺剛剛蒸好的白糕。巷尾的小賣部擴著隱隱的黃影兒,電視里放著晨間新聞,船夫搖著櫓從橋下經過,蓮動舟也動,制香的匠人端著一碗面在鋪子前吮吸,繡娘伴隨著隔壁的非遺理療熟稔地穿針。他們成為了木瀆的守歲人,思緒連同行為浸泡在江南龐大的水系之下,清洗時代急行揚起的浮塵。
古今兩者的融合,內外兩系的兼容,必須為一方沸熱的靈魂找個伴,為疾速奔馳的意志找條出路。躋身古鎮輸出浪潮第二梯隊的旗手,木瀆實現了畫紙上的《姑蘇繁華圖》向地標式姑蘇繁華園的轉型。
木瀆風物記,便由此而生。
這個嶄新的品牌,致力于為古老和現代的價值主張融合,提供一條雙行道,探索一種并蒂的可能。
Mudu
木瀆風物記的店鋪開在木瀆山塘街上,這是條包括虹飲山房、嚴家花園等核心景點在內的繁華主干道。凈心師傅是店鋪籌備期第一位登門攀談的客人,昨晚閉店前,她為我們送來了一塊明月寺的禪糕。她說,在這個老老的鎮子里,有太多好故事。
我想,是時候了,我們可以開口講述它。這里走了上千年,像塊琥珀,包裹著剔透的、有溫度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