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霹靂社的布袋戲是目前中國傳統文化最成功的文創逆襲演繹,也是中華范圍內第一個文創上市公司。
當我們大談邵氏、華娛、好萊塢等電視劇電影娛樂公司的時候,一個臺灣的傳統地方藝術——霹靂布袋戲卻格外引人注目,并且已經悄悄勾搭上島國做了《東離劍游記》動畫。在這傳統地方文化藝術日益舉步維艱的時候,霹靂布袋戲作為一種傳統地區文化遺產,為什么可以突破壁壘,做成中華范圍內第一個文創上市公司?在帶來了巨大經濟利益的情況下,同時也為更多的人所欣賞。這無疑是傳統民俗文化之中最成功的文創逆襲演繹,接下來我們就以臺灣的《霹靂布袋戲》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如何將地區傳統民俗文化與經濟結合,建立創新型文化產業。
布袋戲源于明末清初,起于泉州。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了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干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
而據說臺灣之所以俗稱「布袋戲」,大約有四種原因:
1 因傳統戲偶本身除頭部、手掌與腳的下半段以外,軀干部分、手肢與腿部,都是用布縫成的,其形如布袋,謂之。
2 最早的布袋戲演出,藝師習慣將一身行當裝進布袋內,一只布袋行遍天下,而稱之。
3 藝師常在演出時,將用過的戲偶,隨手丟進掛在戲棚下的布袋中,因而得名。
4 早期演出的戲棚形狀類似布帳,因此稱為布袋戲。
布袋戲與傀儡戲有千絲萬縷干系,上可追溯為傳統的偶戲脈流。可以說布袋戲是地方戲,又兼備中國傳統戲曲特性,盛行于閩南地區。霹靂布袋戲于90年代被開發出來,因其每部戲都以“霹靂”二字打頭而成名,如早期《霹靂金光》《霹靂紫脈線》,至如今的《霹靂兵燹之圣魔戰印》《霹靂兵燹之問鼎天下》。自其上演后就一發不可收,連續播出十多年,迄今一千多集,劇中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不下數千,宏大直逼三國,細致堪比紅樓。劇情亦真亦幻,既環環相扣,又可獨立成章。
Part 2
營運方式
影音出租
將最新出的劇情錄制成DVD(早期是錄像帶、VCD),分送至出租店出租。維持每周五發行兩集新劇集的進度,代理商則為巨邦國際公司。
2009年9月起,霹靂布袋戲與合作5年的代理商結束代理關系,通路全面轉移至全家便利商店。
電視電影播映
較舊的劇情于霹靂衛星電視臺(已于2005年10月01日改名為霹靂臺灣臺)播出。為拓展至國際,霹靂布袋戲亦曾拍攝成電影。2000年上映的《圣石傳說》便是以傲笑紅塵為男主角所架構的霹靂布袋戲電影,號稱票房打敗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2》。而2001年的作品《霹靂英雄榜之爭王記》,亦曾改編為英文版,在美國的卡通頻道(CartoonNetwork)上映。
品牌優勢:布袋戲作為臺灣意向的代表,而《霹靂布袋戲》是現今布袋戲中影響最廣的一個,擁有極高的知名度。
硬件優勢:2013年,《霹靂布袋戲》掛牌上市,融資更加方便,而且擁有自己的衛星電視臺,這是其他布袋戲不能比的。1998年,無非文化成立,霹靂有了自己專們的音樂創作團隊,如今,霹靂音樂已經成了一種單獨的音樂種類。
市場優勢:霹靂的目標市場很寬廣,霹靂本身適合多個年齡層的觀眾,16歲以上,無論男女,都可以作為霹靂的目標市場。
忠誠優勢:《霹靂布袋戲》作為一種小眾文化,其愛好者極具忠誠度,很多人一看就是十多年,把它當作了一種興趣愛好,而不是單純的喜歡一部戲而已。
Part 3
獲利方式
霹靂以儒釋道為核心,發展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游戲Game、小說Novel的「偶像經濟」,分別是木偶戲偶動漫、線上游戲霹靂神州、粉絲自由文本創作,抓緊著作權與粉絲,從中演繹出可以變換8大精彩的分身。
發行出版 DVD、原聲帶發行制作(劇場、電視、電影、3D動畫)、平面出版
周邊商品 精致化生產,發行木偶、公仔、兵器、文具等收藏品
實體通路 透過超商發行DVD,另有實體店家販賣周邊
虛擬通路 打通兩岸網絡商店,并搶灘大陸影音平臺,同時圍繞戲迷喜好開發游戲
會員活動 粉絲自組北中南粉絲團,霹靂還另設會員制,積極經營社交媒體
授權開發 偶像本尊發展穩固,利用魅力授權肖像
品牌代言 除授權外,還跨品牌代言,創造結盟效益
展演平臺 「霹靂奇幻武俠世界」,集結粉絲、合作廠商,共同展演CIT愿景
霹靂布袋戲讓我們看到,傳統文化也是在不斷適應時代的過程中變革創新,而呈現出今日的面貌。唯有不斷嘗試,才能探索出合適的發展模式,也唯有找出合適的發展之路,本土文化才能繼續延續。
積極探索創新與傳統相結合的新時代生存之道,文化產業企業想要學習霹靂公司的現代化運營理念,就應該塑造核心產品品牌,產品內容也要推陳出新,注重企業創意能力的積累和內生性的增長。在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之下,有效整合資源,進行社會分工,多元化延伸產品價值,拓展多樣化的傳播渠道,建立關聯產業鏈。但創新并不是顛覆,傳統文化要善于發掘自身優勢,在保持根基不變的基礎上創新,緊跟時代步伐,生產符合新時代受眾需求的產品,通過文化產業實現傳統文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