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不僅是全景式地反映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當代科技成就的全球性盛會,更是體現世界文化交流、思想碰撞和未來展望的一部世界想象力的頂級盛會。世博會的“世界想象”何以可能,它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化,又給予了中國什么樣的歷史契機?通過世博會,中國是如何想象世界的,中國又應該如何去想象世界?這些是世博會留給我們的時代命題。
人類生而具有想象能力,而世界性的想象力,卻是進入工業革命之后才逐步萌發的一種改造世界的偉大力量。正如馬克思所說,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進程,以英國為中心的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開拓了世界市場,世界范圍內的生產方式、交往及分工,推動著時間觀念、空間觀念、交往習慣及城市功能的“世界化”塑造。世博會即是世界歷史進程中,在世界工廠、世界市場、世界交通、世界城市等基礎上產生的一種世界性的展示、交流和創造。
世博會的出現,與工業革命及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相伴生。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是第一屆真正世界意義的博覽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共有21個國家參與,參觀人次達到630多萬。博覽會展現了英國工業革命所取得的偉大成果,同時通過推廣新的工業原料和工藝,進一步擴大世界市場。
鐵路、水路、航空交通與無線電報、電話通訊等19世紀的系列工業革命成果應用,突破了人類交往和世界整體發展的地域性障礙,先進的交通運輸和通訊手段使人類在地域上也聯結成為一個整體,促使了世界交往走向深層次化,也在呼喚著世博會等新型的世界性交往平臺的出現。
現代城市日益成為全球競爭的主角,世博會離不開現代城市服務業的支撐。從統計來看,世博會的舉辦地主要集中在世界六大城市群,如倫敦、巴黎、紐約、芝加哥、大阪、上海等,分別代表了不同時期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引領城市,如作為第一屆舉辦地的倫敦當時就是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歷屆世博會,都堂而皇之地冠以“世界”、“人類”的詞匯,雖然也不乏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樣發自肺腑的人類贊歌,但也不可否認,160年的世博史也是一部從經濟競爭,到戰爭與和平,到人與地球和諧的世界文明史。
20世紀70年代以后基本可稱為“同一個世界”時期,自然、和諧是核心關鍵詞。世博會關注的重點,逐漸擺脫了原來那種單純展示工業品和各地特產的狀況,轉向主要涵蓋科技、人文和生態三大要素的綜合性盛會,生態問題、能源、城市問題和文化多樣性問題等諸多世界性的問題日益成為世博會熱點。
1876年,李圭把美國費城世博會游歷寫成《環游地球新錄》,對維新派領袖康有為走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道路產生重要影響。1905年開始,世博會改為國人自辦,北洋政府、民國時期及新中國時期,中國都一直積極支持并參與世博會。通過世博會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與西方溝通、學習和商業往來,成為后來中國參與世博會的主要訴求。
1851年倫敦世博會,絲綢、茶葉、刺繡、漆器、翡翠、瓷器、鼻煙壺、折扇等中國商品赴倫敦參展;1982年諾克斯維爾世博會展示著中國的花瓶和圍巾、象牙雕刻制品、地毯、椅子、餐具、繪畫、屏風、織錦緞等;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上的中國館是青銅器、長城、臉譜、古建構件、現代電視屏等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拼湊;2005年愛知世博會展示紅木家具、臉譜等。
上海世博會是中國第一次以東道主身份,動員全國力量來籌辦世博會,這是一個深刻的歷史轉折點。21世紀看中國,上海世博會看什么?看中國舉辦世博會的組織能力?看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民族文化?看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奇跡和中國經驗?北京奧運會已經做到了這些。上海世博會的真正難題在于如何以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從“中國與世界”邁向“世界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