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云稼慢鄉 · 湖榭里
項目位置: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群益村
規模 :700畝,民宿占地4000平方米
合作單位:武漢云稼農旅公司
合作模式:規劃設計、商業模式和產品策劃、全程化的運營顧問服務
“云稼慢鄉”是大地風景與武漢云稼農旅公司共同孵化的一個鄉村康養社區品牌,致力于尋找國內最適合健康生活的自然“秘境”,根據各處“秘境”的獨特氣質以打造農旅融合型的主題康養社區。探索一種可復制、可推廣的商業模式,將云稼慢鄉打造為國內首個、品牌化、連鎖化的新型鄉村康養旅居社區。
云稼慢鄉的第一個項目,選址在武漢梁子湖畔的謝家灣,從這個項目的選址,也可以看到鄉村康養社區的一般選址原則。就像并不是鄉村都適合搞民宿一樣,也并不是所有的鄉村都適合做康養社區。云稼慢鄉選址的基本要求有三個方面:一是大中型城市的近郊,有現實的市場需求,同時交通便利,最好有城鄉公共交通可以到達,便于客戶在城鄉之間往返,也能夠保障康養社區建立城鄉醫療資源共享機制;二是村落生態環境優良,適宜康養度假;謝家灣就在梁子湖邊,是武漢郊區的魚米之鄉,生態環境非常好,為整個康養社區的營造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三是村落內有一定規模的閑置農田與閑置農宅,要做康養社區還是需要具備一定的規模,我們目前設定的規模要求是能容納100個家庭。選址之后,就是產品定位。在進行云稼慢鄉的產品定位時,我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鄉村康養社區是不是就是簡單的把城市的養老院搬到村里來?為此,我們訪談了一些目標客戶,同時對傳統的健康養老產品和郊野休閑度假地進行了優劣勢的對比分析,后來我們找到了一個切入點,就是中國人的家庭文化。現階段中國人的家庭生活,核心就是“三代人”的生活:第一代老年人,他們需要的是退休后一種新的,健康的、積極的生活方式;第二代中青年,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平日工作壓力大,節假日又面臨著探望父母、陪伴孩子和自身放松的多種選擇困難;第三代就是孩子,需要校外的第二課堂,親近自然、提升素質、培養興趣。傳統的養老產品只關注老年人,而常規的城郊休閑目的地,又以節假日的中青年與兒童消費為主,那能不能有一種產品能夠同時兼顧和滿足“三代人”的需求?由此,我們就形成了云稼慢鄉的產品定位:城市家庭“三代人”共享的新型鄉村康養旅居產品。這其中,我們會以面向退休或半退休老人的會員制康養產品的銷售為核心;同時,以面向會員群體的家庭成員的節假日休閑度假產品為延伸,也就是說我們會吸引平日也能在鄉村里生活的退休健康老人,同時也會為老人的兒女、孫輩及其他家庭成員提供節假日的休閑度假產品,最終在鄉村里構建一種家庭共享的新生活方式,讓家庭里的三代人能夠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共享天倫之樂。整個產品體系,我們劃分為三個層次,基礎是健康的產業,將村內400多畝農田,劃分為會員租賃農場和為社區供應食材的有機農場,形成整個康養社區的產業基礎;然后依托閑置農宅和村落內的多元空間,結合多樣化的康養生活服務,為老年群體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兼顧節假日中青年和兒童群體的需要,構建高品質的健康休閑體系。這一產品模式的構建,主要有以下幾個優勢:首先我們銷售的是康養鄉居使用權+會員定制農場的使用權,以小戶型產品和5-10年的會員權益銷售為主,總價相對低,不會造成家庭財務壓力;第二:收益模式設計相對合理,以前期的會員權益銷售基本覆蓋前期的基礎性投入,后續將通過運營創造持續的營收,保持社區的活力;第三:平日老人在此康養居住,節假日兒孫從城里回來,入住配套民宿,共享各類康養休閑設施,參加各類主題活動,破解節假日與平日無法平衡的運營難點;第四:以老年人的長居與兒孫的短游相結合、增強客戶粘性、重游率高、可推廣、可復制!在云稼慢鄉的商業模型上,我們也做了一個大概的設定。5-10年的康養會員權益+會員微農場的租售,將是整個產品的核心,通過核心產品的銷售,期望能夠基本覆蓋前期的一些硬件改造的投入,這部分大概占營收的60%;此外,通過為會員提供諸如農場助耕、健康理療、老年課程等服務以及為中青年和兒童提供節假日度假產品,將獲得約30%的營收;農業部分,除了供應社區所需之外,還有一部分多余的農產品,將被包裝成文創農禮或被進一步深加工出售,也會獲得約10%的營收。在產品理念與商業模型指導下,我們對第一個落地項目——云稼慢鄉·湖榭里進行了系統的規劃設計,整個規劃設計遵循時尚與鄉土融合的原則,在700畝的空間范圍內,形成了100個康養鄉居單元、5個生活服務空間、10余處康養休閑配套、30間鄉村精品民宿、200畝會員微農場、200畝生態健康農業,構建了完善的健康產業、健康生活與健康休閑系統。值得注意的是,鄉村康養社區設計與民宿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在社區空間改造、戶型設計、適老化設計等方面,我們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創新。首先在社區空間改造方面,我們進行了“化整為零”的空間肌理改造,將一個空間無序的鄉村大社區,劃分成一些有序的小組團,每個組團就是一個有機的社區單元,以便于生活氛圍的形成與未來的社區管理開展。同時,為了解決建筑二層不方便老年人上下的問題,我們以一個組團為單元,設計了連接建筑二層的空中連廊,并增設了組團共用的室外電梯,很好的解決了社區無障礙的問題,同時連廊下形成的大量灰空間,又為日常的休憩和室外文體活動提供了便利;在戶型設計上,我們堅持了可“自由組合”的小戶型設計理念,每一棟200平米的建筑,設計了3-4個獨立的戶型空間,保證會員進入的價格門檻較低,如果資金充裕,還可以選擇自由組合多個戶型單元,這樣就增強了靈活性;同時康養社區的設計更強調適老化,比如無障礙通道、生物質集中供暖、社區急救呼叫系統、具有康養理療功能的植物搭配等,都是鄉村康養社區設計上需要關注的細節。在社區運營方面,采用了大地鄉居外部協助團隊+在地運營團隊的方式。我們更擅長在地文化的挖掘、文旅內容的研發與轉化、文旅品牌傳播等,而在地的團隊則有著豐富的物業銷售經驗,同時也有在地農業方面的資源,通過整合兩個團隊的優勢,為項目運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前期在完成會員銷售之后,我們將通過提供農場助耕服務、老年專屬課程、自然研學課程、親子樂園、農場耕作體驗、社區家庭日活動、主題民宿經營、有機農產品銷售等多元化的創收產品設計,保障社區在運營中獲得持續收益,并在此過程中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歸鄉村,逐步恢復鄉村的整體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