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劍門關華僑城雙旗美村盛大開園,由北京大地風景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有限公司全程參與的山民工坊研學產品也正式完成首次研學團隊接待。
劍門關華僑城雙旗美村開園儀式
首批山民工坊研學團合影
山民工坊研學產品是受劍門關華僑城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由大地遺產團隊原創研發,依托華僑城雙旗美村·劍溪谷鄉村振興示范項目,面向全國中小學生、親子家庭、大學生、社會企業、國家公務人員等不同客群開展的鄉村研學旅游產品。
01 以劍門蜀道文化特色與素質教育為導向的鄉村研學產品
——基于劍門山區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設計理念
研發團隊通過多次田野調研、專家座談、文獻收集、案例研究等手段,對以劍門關雙旗村為代表的劍門蜀道山民傳統農耕生產、生態、生活方式進行系統研究,將從中提取到的地方文化元素與導入產業資源要素,與現代人們生活精神需求、技能體驗、素質拓展相結合,自主研發出融合劍門關在地文化特色與人文精神的鄉村研學實踐教育產品。
——運用國際先進教育理念與方法
立足面向“歷史·現在·未來”的發展觀,體現從傳統到現代的山民生產、生活、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植入當下國際先進教育理念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PBL教育方法(項目式學習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鍛煉。
——精心設計的課程體系
基于三生融合的產品理念和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反映并體驗山民智慧、快樂、協作等精神面貌的生產、生活、生態行為方式為標準,提出山民工坊1.0版本課程內容,構建1+3+6+N的研學課程體系。
02 最鄉土的沁潤式體驗與山民服務
——研學路上有課程,最好的體驗在路上
從鄰里中心主題展館出發,沿園區游線布局有反映劍門山區傳統的生產、生活、生態方式的各類鄉土社會場景,包括劍山小屋、水岸生活、農家小院、河邊洗衣、田間休憩、農具體驗、豆腐作坊等空間組團,實現室外教學場地以及山村文化體驗打卡空間的一體化發展,讓雙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情一景皆具有教育意義,幫助學員與游客形成完整的傳統“雙旗印象”。
此外,沿線的“玫瑰花徑”、“天空之境”、“萌寵樂園”項目,則將反映雙旗花卉、地質、動物等方面的生態、農業文化進行了創意表達,帶領學員與游客在傳統之上,又構建起全新的“雙旗印象”。
01 “雙旗印象”主題展廳教學區02“雙旗印象”農家小院教學區03“雙旗印象”豆腐坊教學區04“雙旗印象”劍山小屋教學區05“雙旗印象”田間休憩教學區06“雙旗印象”水岸生活教學區07玫瑰花徑生態景觀教學區08萌寵樂園萌寵動物教學區09天空之境自然地理教學區
——吸納本地村民參與服務,培養原鄉原味的山民導師隊伍
合作社作為促進本地村民參與山民工坊項目的重要組織,向園區輸送了多名山民導師。一方面,這積極響應了國家精準扶貧號召,吸納本地閑置勞動力,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土生土長的山民登臺成為主角,成為劍門關在地文化最好的講述人。大家千萬不能錯過的是在園區輪播《山民工坊》教學短片,那是村民為包括耕犁、石磨、連枷、背架子等農具做出的最原生態的教學示范。
山民老師為學生做課程講解
此外,山民工坊研學產品除了來自本土的山民導師隊伍之外,劍門關華僑城還聚集了一批年輕的90后導師團隊,在經過了多輪的專業培訓和考核后,他們已經成長為一批對鄉土研學有著扎實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年輕導師團隊,與村民組成的山民導師團隊互相配合,完成園區所有的課程教學。
山民工坊年輕導師團隊
03 首發課程陣容
開園之際,以“易操作、重體驗、可傳播、可增加用戶粘性”為原則,率先推出“1+3+n”的首發課程內容,圍繞本地生產、生活、生態,推出一大講解課程、三大精品課程以及n個互動活動。
“1”為“印象雙旗”主題下的綜合課,可從鄰里中心“黨建引領、地方印記、共建美村、理想家園、產業興旺”的主題展覽及戶外圍繞本地傳統農耕文化展開的多處農耕生活場景,以講解方式,全方位了解雙旗;
開園期間專業的講解老師(來自劍門關華僑城專業運營團隊)
“3”為基于本地生產、生活、生態三個方面推出的劍山小農夫、山村美食家、綠色小衛士三大主題課程。
·劍山小農夫:課程以過去雙旗村全部依靠人力跨越小劍山去往劍門關鎮“交公糧”的故事為創作背景,聯合劍門山區特色農耕用具和勞動故事,融合了過去劍門山區“刀耕火種”的歷史、川北山區“背二哥”的故事、“背糧大力士”傳說以及川北地區特有的農耕諺語、本地節氣歌、川北民歌、勞動號子等教學內容,通過農具講解、“公糧大戶挑戰賽”競技體驗、山歌傳唱等方式,通過學習使用背架子、獨輪車、扁擔等傳統運輸工具,寓教于樂,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勞動的快樂。
劍山小農夫體驗課現場
開園期間,游客們忍不住也要體驗勞動的快樂
· 山村美食家:課程以劍門關地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劍門豆腐及劍閣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劍門火腿、碗泉臭黃荊葉涼粉、白龍豆花飯等美食制作工藝傳習和展示為創作背景,圍繞豆腐制作工藝中的泡豆、磨漿、濾渣、煮漿、點漿、成型等環節及本地打糍粑的生活體驗,開展特色美食體驗課,學生通過工具認知、美食制作體驗,感受劍門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中國傳統美食加工工藝的魅力。同時,本課程旨于通過指導學生參與美食制作的勞動過程,實現學生自主思考“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的現實教育意義。
山村美食家活動現場
開園期間,參與開園儀式的領導們忍不住親自上手示范
· 綠色小衛士:課程以雙旗村為響應國家“封山育林”政策,主動放棄上百年的“燒炭”支柱產業,并自主頒布村規守護野生鴛鴦保護本地生態環境的歷史為創作背景,課程體驗部分融合以書寫“文書”學習鄉土社會契約精神、以山村日常生活中常見竹編器具開展手工體驗以無污染材料回收和利用開展為野生動物搭穴筑巢等特色活動,引導學生自愿成為劍門山區“綠色小衛士”中的一員,共同簽訂環?!拔臅?,為社會環保公益事業做出自己的努力。
綠色小衛士活動現場
“n”為基于本地特色非遺文化、農耕文化、生態文化圍繞特色體驗在園區內分散展開的特色主題活動,開設“大師課堂”“農具體驗”“自然課堂”三大體驗活動,其中涵蓋了十幾項體驗內容,大師課堂中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高觀皮影、喚馬剪紙、白龍紙偶、楊村儺戲等為特色課程,定期邀請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親臨授課。
研學活動現場
04 “研學基地+美麗鄉村+5A景區”三位一體的區域發展戰略
2021年4月27日晚,由劍門關風景區打造的全國首個實景崖壁燈光演藝秀《劍門長歌》正式開演,一個是全國首個實景崖壁燈光演藝秀,一個是劍山下“盛開”的最美鄉村,形成劍門關華僑城的“白+黑”文旅新產品。未來,山民工坊將立足研學教育,依托區域富饒的景區資源、非遺資源、地質資源、鄉土資源,聯動雙旗美村整個園區和國家AAAAA級景區劍門關風景區,打造成為廣元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四川省地學研學旅行實踐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以及海峽兩岸鄉村振興交流基地。
雙旗美村-教學配套
劍門關風景區-教學聯動
05 大地遺產的全新實踐
劍門關華僑城雙旗美村·山民工坊研學產品是在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20)》、四川省《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2017)》、廣元市《積極推進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活動(2019)》等相關政策和意見的指導下,以及大地遺產團隊提供策劃-設計-采購-施工服務的雙旗美村鄰里中心(2020年10月1日已經正式對外開放)工作基礎上,結合一年多的田野調研與專項研究,做出的全新探索。
項目整體從鄉村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價值體系出發,圍繞雙旗村為代表的劍門山區傳統生產、生活、生態方式進行系統研究,將從中提取到的地方文化元素與導入產業資源要素,與現代人們生活精神需求、實用技能體驗、素質拓展相結合,進行融合在地文化特色與人文精神的鄉村研學產品轉換,以此為游客生動串聯起雙旗的歷史、現在、未來的發展藍圖,同時促進老百姓從傳統自給自足的山居生活走向現代服務的文旅生活,從“老村民”變為“新村民”,共建鄉村研學開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