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北京大學四川省優秀干部人才遞進培養計劃第九期黨政綜合培訓班”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進行。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教授受邀為培訓班學員講授《全域旅游的制度創新》。
吳教授首先分析了中國旅游發展的獨特語境,為大家全面解讀了景點旅游走向全域旅游的治理目標,指出全域旅游是在中國社會制度下發展形成的特殊目的地治理模式,政府掌握主要資源但需發揮市場的高效作用。
隨后,吳教授指出30多年高速工業化推進的城市化進入穩定階段,中國工業化與城鎮化進入過剩經濟時代,使得旅游發展成為大多數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轉型的必然選擇。
授課中,他呼應了剛剛在十九大發布的報告精神: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旅游權利實現、旅游需求滿足,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必要部署。吳教授提出面對過剩經濟,傳統的基于短缺經濟結構制定的各種制度需要響應性調整,改革將主要圍繞以土地和產權為核心的制度供給創新進行。目前中國的現狀中,各種制度仍然停留在短缺經濟時代并因利益固化而難以調適,亟待改變。接著,吳教授結合四川省的實際情況分析了旅游產品供給側技術路徑,并介紹了多種旅游扶貧與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型。
最后吳教授指出,中國正在形成的規模龐大的休閑度假旅游市場,構成了對旅游產品供給的巨大沖擊,同時也是一系列的發展機會之所在。從技術路徑來看,信息技術、旅游投資與鄉村旅游成為政府需要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