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國家經濟處于下行階段,傳統制造業已走到了一個轉折點。為了拉動經濟,加強頂層設計,國家提出了新基建的部署,這是由國家性質、所有制關系或者社會發展階段決定的。下一階段,游客市場本身對旅游產品有哪些要求?新基建催生下的文旅融合業態將發生哪些變化?
新基建下,不同的文化、目標市場形成了不同的新業態,所以景區類型、智慧景區的設計要針對不同的業態,為不同的市場消費者提供不同體驗。
01新基礎設施建設:系統性的變革與挑戰
2020年中國新基建正式進入高層布局之中,包括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壓、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充電樁在內的七大領域鋪設中國新基礎設施,重構社會生產與生活模式。新基建引起幾大變革:第一,邁入大數據產業驅動的數字經濟時代;第二,拉動經濟的要素引擎全面升級;第三,數據成為驅動新經濟發展的關鍵;第四,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革;第五,云端線上生活成為時代新潮流。
中國新基建協助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推進新技術普惠化發展,帶動系統性變革。然而,新基建也存在幾大挑戰:一是5G建設的產業生態構建,缺乏對體驗經濟與服務產業參與設計;二是工業互聯網的建設,缺乏對服務經濟應用場景的研究;三是新基建的建設,缺乏對區域供需矛盾不平衡的調整;四是新基建的建設協調難度大,缺乏成熟商業模式的引領;五是過剩經濟時代的支撐體系、應用場景亟待更新。
02旅游消費新需求:多元化的追求與體驗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這也意味著人們度假需求的普遍產生。盡管中美貿易摩擦沖突不斷,疫情阻斷了出入境旅游,但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是土地面積大、人口多,對于旅游業來講,國內循環是沒有問題的。
進入后工業化社會,旅游由觀光旅游向度假旅游時代過渡。景區是旅游業的核心,無論旅游規劃還是旅游營銷,景區類型及設計需適應旅游消費需求的變化。總體來看,游客偏好發生如下轉變:一是“走馬觀花”式觀光旅游轉向“下馬賞花”式的深度體驗;二是旅游者出游意識越加理性;三是互聯網與OTA平臺的普及使旅游目的地選擇多樣化;四是傳統消費觀念轉變;五是節假日的調整,短程游和周邊游變得走俏。
2019年中國在線旅游平臺用戶年齡分布中“80后”、“90后”占比75.9%,新生代搶占旅游市場C位。“80后”、“90后”新生代消費動機主導客群旅游新時尚,“潮、free、酷、炫、新、嗨等”,成為新生代旅游新需求特征。“80后”、“90后”的旅游動機越來越多元化,個性潮流成為選擇首要因素;信息獲取更加網絡化,網絡評定成為重要選擇依據;旅游選擇傾向健康化,康養度假游成為重要出游目的;產品偏好注重特色化,地域特色成為產品選擇重點。新潮化、自由型、創新化、個性化、主題化旅游市場即將走俏;網紅打卡、高品度假、自助自駕、親子教育、文化創意、IP轉化成為新的旅游價值轉向。
現今游客的核心訴求更加關注文旅產品的深度體驗,新基建下游客新體驗主要體現在:跨越邊界的智慧體驗(通過LBS移動定位為技術,以游客需求為核心,為文旅體驗提供一鍵接口)、“5G+文旅”的融合應用(如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無人機、VR、AR等)、“文旅+AI全場景”融合應用(如零售餐飲刷臉支付、游樂項目刷臉扣費等)、“文旅+云計算”的融合應用(如云餐飲、云票務、云POS等);“文旅+大數據、物聯網”的融合應用。
03文旅新業態:精準化的供給與提升
新基建賦能新文旅,最終使景區業態發生變化。科技支撐文旅行業由粗放轉為精細管理,增量供給轉為高品質供給。新景區以智慧景區與智能服務為突出特征,有利于推動旅游集約式、精細化、創新化發展;新業態表現為一應俱全的全新供給,融“泛生態、多產業、黑科技”等多維一體化,抓住觀光、休閑、度假產品的基本市場價值轉向。新基建的推進,既有應對當下經濟疲軟的現實需要,更有出于對未來塑造數字競爭力的考量。新基建為旅游行業打造社會化數字生態,彌補旅游產業無邊界的短板。
未來文旅的發展更趨向于滿足細分市場的需求,要做更加主題化的產品,比如夜光文旅產品(景區夜旅游產品吸引游客留下,產生更多消費,如上海teamLab無界美術館是一個典型的高科技與光影融合發展的夜旅游產品)、高科技文旅產品(以文化為底蘊,AR、VR、AI、5G等數字科技產品化應用,如“中華巨馬”是國內全自主知識產權研發的大型高科技巡游表演機器馬)、汽車文旅產品(汽車文旅與賽車駕訓、越野體驗、活動賽事、自駕游等融合發展,如北京長城路虎體驗中心將越野文化與越野主題的休閑娛樂、度假等產品結合)、低空文旅產品(利用直升機、熱氣球、滑翔傘、三角翼等開展的觀光、休閑、娛樂等旅游活動,包含飛行觀光、飛行體驗、節慶慶典、空中表演等)、鄉村文旅產品(疫情加速了鄉村旅游的進程,鄉村生態、文化、休閑、產業等多重價值的實現成為鄉村文旅產品的關注點)、遺產文旅產品、移動文旅產品、文娛文旅產品等,這些主題化的細分產品,更能提升景區的核心競爭力。
文旅新業態的變化需要制度供給也作出相應調整。在旅游用地制度方面,旅游用地供給能力是旅游發展的基礎設施,短缺經濟時代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在過剩經濟時代需作出調整。旅游業在1978—1990 年以觀光旅游為主;1990—2000年以團體休閑游為主,2000—2010年以旅居為主要特征;特別在2015 年后進入全域旅游階段,在人均GDP達到1 萬美元后以度假旅游為主。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自然保護地目的是服務社會,為人民提供優質生態產品,為全社會提供科研、教育、體驗、游憩等公共服務”。國家公園最重要的一個功能是生態服務,而游憩是生態服務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國家公園允許旅游建設,并應劃出地塊作為游憩功能區。在鄉村振興方面,鄉村僅依靠傳統農業是無法振興的(已被世界歷史證明)。鄉村振興要進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這也是中央政府多次在一號文件里提出來的。鄉村一二三產融合體現在用地上,即農村土地一部分用于發展現代農業,一部分用于發展第二產業,一部分用于發展第三產業,包括鄉村旅游度假業。但是農業農村部規定“農地農業用”,即農地只能用于糧食種植,不能用作其他經營;若土地不能三產融合使用,就無法實現一二三產真正融合發展。所以為響應中央提出的農村三產融合發展要求,在土地制度供給上,要因地制宜,提升供給的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