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11月14日上午,2023世界運河古城古鎮合作機制會議在大運河之畔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嘉興市人民政府、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共同主辦,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WCCO相關領導、大運河沿線的古鎮代表等160余人參加會議,共謀運河古城古鎮創新發展。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旅游研究院院士吳必虎教授受邀并發表題為《南北運河體系與運河書寫活化:運河游歷圖書館的地方識別與潛在選址》的主旨演講。從南北大運河體系作為南北文化交流與國家認同的基礎設施,談到了運河書寫與游歷記錄在線性文化遺產的形成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重點強調打造“運河游歷圖書館”對于增強沿運城市的地方識別具有非常重大的文化價值。吳教授表示,古往今來,大運河貫通南北,對于整個中國的文化景觀的形成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南北運河體系既包括我們過去的北運河、南運河、江淮運河和江南運河,也包含贛鄱水系和珠江水系,運河體系作為國家認同的大型水利基礎設施,最大的意義在于整個國家的一體化和南北文化的交流。
吳教授提到,大運河與長城、長征、黃河、長江并列為國家線性文化遺產,線性文化遺產的形成除了物質文化以外,地方書寫也是其地方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關于大運河的地方書寫資料非常豐富,比如館藏在北京游歷圖書館中的《中國大運河歷史文獻集成》全套80冊,以及古今中外包括馬可·波羅(Marco Polo)、圓仁(円仁)、崔 溥(??)、利瑪竇(MATTEO RICCI )、湯若望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 、 馬 戛 爾 尼 (George Macartney )、威廉·亞歷山大(William Alexander ) 、愛新覺羅·弘歷…等眾多游歷者的旅行書寫記錄。
“不僅中國大運河的游歷記錄,世界上所有的運河的記錄研究的書可能有數萬冊?!眳墙淌诮ㄗh將這些豐富的記錄收藏起來,在沿運城市比如揚州、嘉興、淮安或濟寧等潛在城市中,選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立“運河游歷圖書館”。吳教授認為,一個城市要有地方感,地方感是這個城市跟其他城市不同的特色,叫地方特性。他強調,建立運河圖書館,可以強化所在城市在運河體系的地方識別與文化地位。是地方特性高層次的體現形式?!拔蚁嘈盼磥硪欢ㄓ袀€城市,能夠把中國乃至全球的運河游歷記錄完整呈現!我們拭目以待。”
大會上,世界多地的運河古鎮代表烏鎮、羅馬尼亞、臺兒莊、揚州市等,就當地運河古鎮遺產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進行現場分享。眾多領域內的大咖針對運河旅游產業、古鎮運營管理等方面展開圓桌對話,就“沉浸式旅游與文旅產業發展”“夜游經濟的打造與運用”“運河古城古鎮運營管理”等三大主題共同為推動運河古鎮繁榮發展以及文化經濟間的交流合作建言獻策貢獻力量。運河與城鎮,是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偉大創舉,是人類文明共同孕育的結晶。為進一步助推運河古城古鎮文旅產業創新發展與鄉村振興,加強世界運河古城古鎮交流、交融,講好中國大運河古城古鎮故事,活動最后還發出了《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關于運河古城古鎮文旅產業創新發展與鄉村振興南湖倡議》,倡導共同構建運河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推動全球運河沿線城鎮生態、文化、人居和產業等多方面綠色發展、和諧發展,讓世界感受到運河古城古鎮產業創新發展與鄉村振興繁榮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