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4屆全體大會正式發布2021年首批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名單,中國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遞村入選。評委會認為獲得該榮譽稱號的鄉村在保護文化和自然資源、促進農村生活、創新及變革等經濟、社會和環境多方面都做出了積極貢獻和示范。
32個國家的44個村脫穎而出
“世界最佳旅游鄉村”評選倡議由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發起。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官網介紹,“世界最佳旅游村”倡議旨在促進旅游業在保護鄉村及其景觀、自然和文化多樣性以及當地價值觀和活動(包括當地美食)方面發揮作用,促進可持續發展。
75個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成員國(每個成員國最多可以提交三個村莊)共提交了174個候選村莊,經過專家考察,最終來自32個國家的44個村脫穎而出,入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
首批“世界最佳旅游村”名單,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官網截圖
余 村
兩山理論誕生地
余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余村調研,在余村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如今,余村堅持“生態立村強村富村”,努力打造“美好生活向往地”,讓綠色全面融入小山村肌體的每個細胞和血液。沿著村里道路行走可以看到,礦山遺址公園取代了被炸得坑坑洼洼的冷水洞礦山;“兩山綠道”替換了被運礦車壓得坑坑洼洼的村路;水泥廠舊址改建成田園觀光區;毛竹、白茶和林下經濟通過“文創+”和“旅游+”產生了更多的疊加效益;全國首個以“兩山”實踐為主題的4A級生態旅游、鄉村度假景區建成并開始接待游客,業態延伸至教育培訓、課題研學等。
西遞村
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
安徽西遞村享有“桃花源里人家”之譽,地處黃山南麓、黟縣盆地南側。村子整體呈船形,鱗次櫛比的戶戶民居,如大船的一間間船艙。一條縱向的街道和兩條沿溪的道路成為主要骨架,構成了東向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統,巷道和建筑設計布局協調,村落空間變化靈活。
西遞古村落有著底蘊深厚的徽州文化和精湛的徽州三雕藝術,是一座豐富的文化寶庫。西遞村建于北宋皇祐年間,距今970余年。以水口文化、孝行文化、農耕文化、西遞祭祀名世,擁有國家級非遺2項,省級非遺5項,市級非遺3項,縣級非遺7項,其中徽州楹聯匾額以特殊的形式承載著徽州的文化和歷史,徽州“三雕”彰顯了我國建筑裝飾高超的雕刻藝術。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西遞村開始發展鄉村旅游,以徽派傳統古建筑和田園風光為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發展旅游的同時,村里的古建筑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普通民居也得到了保留和管理。開放供游客觀賞的12座古民居,各有各的特色,從外觀到內里,從地面到屋頂,集磚雕、石雕、木雕、彩繪于一體,其精美絕倫的徽雕令人流連駐足。屋內家具、用具擺設和字畫布置,都保留著明清特色,古樸典雅。至今每一座老宅子里還都住著人家,古色古香的韻味中綿延著煙火氣。
田園風光洋溢在村莊中,行走在青磚黛瓦的石板路上,門外晾曬的谷物令人宛若身處桃園人家;掛在樹枝上的串串植物透著光亮,河邊肆意玩耍的小鴨子愜意地享受著陽光……如畫的風景吸引了不少畫家、藝術家前來定居生活,一些外地人特意來到這里經營起客棧。村里的非遺博物館、民俗文化館內游客絡繹不絕,特色民宿人氣爆滿。
依靠豐富的文化和自然資源,西遞村合理、可持續地發展旅游業,通過探索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的活化利用,堅持“人、物、景”良性互動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從欠發達的村莊轉變為國內外知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在生態、古建的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傳承和旅游脫貧上取得了卓越成績,并帶動黟縣等周邊地區經濟、文化、民生等綜合方面的提升,為中國及世界各地古村落在新時代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