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要素主要體現在山、水、林、田、湖、草、沙、村八種資源形態,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概念,也是科學旅游時代地學旅游所依托的主要資源。山、水、林、田,湖、草、沙、村是八種既有聯系,又形態獨立的自然與人文客觀存在。從旅游地學學科理論來看,這八種資源形態是旅游地質學、旅游地理學、旅游生態學與旅游人文學等諸多學科的重要研究對象,也是地學旅游產品不可缺少的自然載體與開發平臺,是一種綠色發展新興業態的物質基礎。
山、水是旅游地質學與旅游地理學的重要研究對象,旅游地質學研究山的地層、巖性、化石、礦產、地質構造及地下水系。旅游地理學研究山脈走勢、地貌形態、海拔高差與河流水系。從傳統的山水文化來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是大地的脊骨,水是大地的血脈。山無水不秀,水無山不雄。林、草、沙,是旅游地理學與旅游生態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森林、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屏障,也是動植物主要的聚集地、棲息地和繁殖地。森林與草原是地下水與地表水重要的涵養地,還是吸收大氣降水的綠色海綿和減少地表水分蒸發的有效蓋層。沙漠則是受大氣降水、蒸發和人類活動影響而呈現的生態環境嚴重退化現象。從旅游審美來說,林、草、沙都是旅游目的地的顏值擔當。田、湖、村是旅游生態學與旅游人文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田土是實現農耕的物質基礎,湖泊是灌溉農田和水產養殖的必要條件,是農業地質與水文地質的用武之地。鄉村是自然生態與人類活動相融合的存在形式,也是天人合一的載體。原始農耕文化、漁獵文化構成了人類早期文明的兩大生產支柱,浸透了人文歷史的血脈與基因。
在以第一產業(農業)為主導的農耕文明時代,地球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的沖突和矛盾尚處于可承受與可修復的狀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以第二產業(工業)為主導的工業文明時代,地球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的沖突和矛盾便進入了不可承受與不可逆轉的狀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第三產業(服務業)為主導的后工業時代,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建設生態文明社會成為人類的主流意識,綠水青山,便是金山銀山。無數生態報復、氣候變暖等危及全人類安全的災難,喚醒并增強了國際社會與各國政府的環保意識。對山、水、林、田、湖、草、沙、村的保護修復與利用,已成為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戰略。山、水、林、田、湖、草、沙、村是旅游地學所涉及的八大基本要素,旅游地學是認識、開發、利用和保護這八大自然與社會資源的重要理論武器。
一、地質、國土部門在轉型發展中重點創建了地質公園體系
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地質公園目前分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省級地質公園三級。
(一)世界地質公園系列
世界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世界地質公園作為一種資源利用方式,在地質遺跡與生態環境保護、地方經濟發展與解決群眾就業、科學研究與知識普及、提升原有景區品位和基礎設施改造、國際交流和提高全民素質等方面表現出綜合效益,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地方文化傳承做出了貢獻,是展示國家形象的名片、促進國際合作的引擎。2004年6月,在創建國家地質公園基礎上,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專家實地考察,并經專家組評審通過,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創建了以河南嵩山為代表的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七個)。目前,全球161處世界地質公園中,中國世界地質公園達41處,位居世界第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目標是,在全球選出和創建超過500個值得保存的地質景觀,作為世界地質公園加以開發和保護。截至2020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總數為161個,分布在全球41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有四十一個,分布在全國22個省區。
(二)國家地質公園系列
國家級地質公園是以具有國家級特殊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地質公園由中國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批準授牌。在旅游地學理論影響與指導下,我國于2000年正式啟動了國家地質公園創建工作。2001年4月創建了第一批以云南石林為代表的國家地質公園(共11個)。截至2020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和原國土資源部已正式命名國家地質公園220處,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57處,遍布全國三十一個省(市、區)。同時,批準建立省級地質公園300余處。
(三)省級地質公園與自然(地質)博物館系列
省級地質公園是目前地質公園體系最基層的一級,是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的基礎,由當地省級自然資源部門驗收、審批。目前全國共批準省級地質公園約400個。其中,山東省有省級地質公園50余個,省級地質公園數量居全國第一位。自然博物館是收藏、制作和陳列天文、地質、植物、動物、古生物和人類等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為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提供基礎。地質博物館則重以展示地球發展歷程、生物演化進程、地貌變化過程、巖石礦物形成等為主題的科學普及博物館。各地的自然(地質)博物館是一種獨特的地學旅游產品,是開展地學科普與研學旅游的重要課堂與平臺,與當地地學旅游線路有機融合,旅游主體將會獲得超值的地學旅游體驗。目前,國家級、省級、地方級、公園景區級的各層級、各類型的自然(地質)博物館,包括觀賞石館等,已有上千家,在全國星羅棋布,點線相連,羅織成網。
(四)旅游地學文化村與地學文化特色小鎮
近年來,貴州、浙江、陜西、重慶、四川等地,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以旅游地學理論為指導,創新發展了一種有別于地質公園、與鄉村旅游密切結合的地學旅游形式——旅游地學文化村,地學旅游科普基地、地學旅游、研學線路等。如在浙江、貴州、陜西、重慶、四川等地的地質文化村、旅游地學文化村、地學旅游村、地學文化特色小鎮等,進一步豐富了地學旅游產品的內容與形式。
二、林業、水利、環保等部門在轉型發展中開發了生態公園體系
(一)國家公園系列
國家公園是指國家為了保護一個或多個典型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生態旅游、科學研究和環境教育提供場所,而劃定的需要特殊保護、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區域。從更完整的意義來講,國家公園以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保護和適度旅游開發為基本策略,通過較小范圍的適度開發,實現更大范圍的有效保護。既達到了保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目的,又為公眾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娛樂的機會和場所,是一種能夠合理處理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關系的行之有效的保護和管理模式。
國家公園的概念最早是美國提出的,在十九世紀的1872年,美國建立了世界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我國于本世紀初引進了國家公園的概念和模式,2005年啟動了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的規劃建設,2007年6月21日揭牌,宣告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正式掛牌成立。國家公園定位是我國自然保護地最重要的類型之一,屬于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禁止開發區域,納入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管控范圍,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國家公園的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保護,同時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綜合功能。因此,國家公園是我國目前最高端的地學旅游產品。2021年10月12日,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我國正式設立了首批國家公園: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
(二)世界自然遺產與國家自然保護區系列
“自然遺產”代表地球演化歷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代表進行中的重要地質過程、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突出例證;獨特、稀有或絕妙的自然現象、地貌或具有罕見自然美地域。
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自然遺產可分為世界自然遺產與國家自然保護區兩級。世界自然遺產指的是從美學或科學的角度來說屬于世界級別的自然遺產,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國家自然保護區指的是從美學或科學的角度來說屬于國家級別的自然遺產,由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目前,我國有世界自然遺產14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500個。由此可見,國家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國家自然保護區,已構成龐大的自然生態類地學旅游產品體系。
(三)國家森林公園系列
國家森林公園是指森林景觀特別優美,人文景物比較集中,觀賞、科學、文化價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區域代表性,旅游服務設施齊全,有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們游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場所,由國家林業局準予設立的行政許可決定。目前全國有國家級森林公園近千處。
(四)國家濕地公園系列
濕地公園是以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為主體。國家濕地公園具有一定規模和范圍,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維護濕地生態過程和生態服務功能并在此基礎上以充分發揮濕地的多種功能效益、開展濕地合理利用為宗旨,可供公眾游覽、休閑或進行科學、文化和教育活動的特定濕地區域。截止到2020年3月底,全國共建立國家濕地公園899處(含試點)。
(五)國家水利公園(風景區)系列
國家水利風景區,是指以水域(水體)或水利工程為依托,按照水利風景資源即水域(水體)及相關聯的岸地、島嶼、林草、建筑等能對人產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觀賞、文化、科學價值和水資源生態環境保護質量及景區利用、管理條件分級,經水利部水利風景區評審委員會評定,由水利部公布的可以開展觀光、娛樂、休閑、度假或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區域。
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有水庫型、濕地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灌區型、水土保持型等類型。截止至2018年底,我國共有878個國家水利風景區。
三、建設部門與文旅部門打造了風景名勝區與A級旅游景區體系
(一)風景名勝區
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風景名勝包括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動植物、化石、特殊地質、天文氣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地、歷史遺址、園林、建筑、工程設施等人文景物和它們所處的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等。
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能夠反映重要自然變化過程和重大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基本處于自然狀態或保持歷史原貌,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級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國務院批準公布。省級風景名勝區,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國務院《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目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數量已近300處,省級風景名勝區上千處。
(二)A級旅游景區
國家A級旅游景區是由國家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授權省旅游局,依照《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國家標準進行評審,頒發“國家A級旅游景區”標志牌,是一項衡量景區質量的重要標志。我國的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劃分為五級,從高到低依次為AAAAA、AAAA、AAA、AA、A級旅游景區。A級是其中一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我國現有5A級旅游景區304家;4A級旅游景區1280多處;3A級旅游景區842處。2019年末,全國共有A級旅游景區12402個,全年接待總人數64.75億人次。
四、鄉村旅游、文化旅游與地學旅游產品體系異軍突起
(一)鄉村旅游
鄉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為宗旨,以村莊野外為空間,以人文無干擾、生態無破壞、以游居和鄉野行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旅游者可在鄉村(通常是偏遠地區的傳統鄉村)及其附近逗留、學習、體驗鄉村生活模式的活動。
鄉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作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鄉村旅游是基層和群眾的創造,旅游扶貧是貧困地區扶貧攻堅的有效方式,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2019年,全國鄉村旅游總人次為30.9億次,鄉村旅游總收入1.81萬億元。旅游地學文化村模式,就是地學旅游與鄉村旅游有機集合的新型旅游業態。
(二)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簡稱為文旅,定義是指通過旅游實現感知、了解、體察人類文化具體內容之目的的行為過程,泛指以鑒賞異國異地傳統文化、追尋文化名人遺蹤或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為目的的旅游。現代社會,尋求文化享受已成為當前旅游者的一種風尚。
一般文化旅游可分為以下四個層面,即以文物、史記、遺址、古建筑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層;以現代文化、藝術、技術成果為代表的現代文化層;以居民日常生活習俗、節日慶典、祭祀、婚喪、體育活動和衣著服飾等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層;以人際交流為表象的道德倫理文化層。
在我國,發展旅游業,開展文化旅游是相當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增強產品吸引力,提高經濟效益,還可大力弘揚中國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同時也可改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懂中國文化這一狀況。
(三)地學旅游
地學旅游以地球科學的理論、方法為基礎,并結合其他科學知識,以發現、評價、規劃、保護具有旅游價值的自然景觀和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古遺跡、遺址,探討其形成原因、演變歷史,為發展旅游事業服務為目的的一門綜合性邊緣學科。2013年我國編纂出版第一部旅游地學辭典《旅游地學大辭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且別具特色。專家認為,從此旅游地學學科漸趨規范,以此為標志,旅游地學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自從2017年12月,中國地質學會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會第三十二屆年會在貴州銅仁舉行,發布了開啟中國科學旅游時代的“銅仁宣言”——《開創新時代地學旅游——銅仁倡議書》之后,旅游地學發展便出現了從學到用、從點到面、從上到下,從大到小的新趨勢、新轉變。
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村為主要旅游資源載體的旅游產品,可分為地質公園類、生態公園類、風景名勝類及人文歷史類四大地學旅游產品體系。地質、國土與林業等部門,在旅游地學理論影響和指導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密切和深入地介入其中。地質公園類、生態公園類、風景名勝類及人文歷史類四大旅游產品體系都依托于山、水、林、田、湖、草、沙、村這八大類自然與社會生態資源,因而與地學旅游密切關聯。
貴州省在地學旅游方面的探索表現為將整個省策劃為一個地質公園;貴州六盤水月照旅游地學文化村規劃創意——“福祿壽喜”二疊龜,把中國四大文化元素都設計到村莊里面;遵義市潯陽縣溫泉鎮旅游地學特色小鎮規劃創意,像一片芭蕉葉,也像一片鳳凰的羽毛,這里的鳳凰山是一個地標山,溫泉小鎮加旅游組合在一起構成了地學旅游文化特色小鎮。
地學旅游產品尤其從地質公園與生態公園建設史來看,地質、國土、林業部門的單位、專家、學者始終是推動這兩大類地學旅游產品蓬勃發展的重要力量。就地勘系統來說,從中國地調局到各省、區地礦局,從地質科研院校到基層地勘單位,實現了從傳統地質工作模式,向生態、環保的綠色勘查模式升級轉型。
五、后疫情時代,地勘單位轉型發展方向
后疫情時代,地勘單位轉型發展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種:
傳統地質勘查工作綠色化發展;
地質遺跡資源更加充分地開發、利用;
盤活各級地質公園成量資產,擴大增量效益;
積極打造地學旅游文化村、地學旅游特色小鎮,為鄉村振興助力;
大力開發各種地學研學旅行產品,滿足于中小學生素質教育需求;
努力讓地勘單位成為科學旅游時代的地學旅游的生力軍。
如今,在科學旅游新時代,全國地勘、國土等自然資源部門正在走向旅游地學發展新領域,以地學旅游開發新成果,形成綠色發展的新業態。
(文/陳躍康 貴州省地質學會旅游地質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