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5日,第三屆中國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與可持續發展論壇以線上形式舉辦。論壇以“遺產地文化共享與科技創新”為主題,以主題演講、議題研討、圓桌對話等形式,共同探討文化遺產共享創新方式,拓展社會力量參與遺產活化路徑,積極推動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
本次大會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旅游景區協會主辦,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景區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專委會、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大地風景文旅集團旗下北京大地風景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中國文物報媒體支持。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副司長吳科鋒,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秘書長霍建軍,中國文物報社社長柳士發,以及從事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事業的知名專家、遺產景區和博物館代表、文旅和科技企業領袖等二十余位嘉賓齊聚云端,共謀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路徑。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分享《文化遺產價值共享:國際腳本與中國故事》。他介紹到,國際遺產界近年來對遺產價值及其活化認識,更加強調人文、精神、價值傳播共享的重要性。并以中國古跡遺址協會作為實例,分享近年來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中國探索、鄉村遺產酒店示范項目等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傳播探索。他指出,在國家整體的部署下,需要通過全社會的參與和文化國際交流合作,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走出去”,做出反映時代潮流的文化遺產事業。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致辭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副司長吳科鋒表示:“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的底蘊,也是展示中華文化、傳播中華精神、凝聚民族共同意識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財富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也是當前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內在要求。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的過程就是遺產地優化提升、全面提高遺產管理水平的過程,可以有效地提高資源附加值,形成持續造血能力,為遺產保護提供強有力的物質基礎,減輕財政負擔。廣大游客親身感悟和體驗文化遺產的魅力,正是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的應有之意。在新的歷史時期,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要做到堅持科學發展、融合發展、創新發展。”
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秘書長霍建軍在致辭中提到:“在新發展階段、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景區文化遺產與利用應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通過科學的保護利用促進景區轉型升級,滿足人民對高品質、高文化內涵旅游產品的需要,進一步彰顯文化遺產價值,提升景區文化品位。”
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秘書長霍建軍致辭
文化遺產承載著燦爛文明,是歷史留給人類的財富,體現著人民的獨特創造、精神理念、道德規范,它的外延極其廣闊,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等多種價值,深刻影響著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萬人計劃”哲社科領軍人才向勇,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導、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麻國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人文學院院長李軍,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旅游研究院院士、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吳必虎分別從社會載體、可持續場景營造、藝術展現、虛擬現實表征科技與戀地主義原真性等角度對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發表主旨演講。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萬人計劃”哲社科領軍人才向勇發表主題演講
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導、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麻國慶發表主題演講
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旅游研究院院士、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吳必虎發表主題演講
數字創新賦能遺產活化新路徑
萬物互聯時代,各產業都在加快與數字技術連接的步伐,借助科技創新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更是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圍繞“科技創新與跨界融合”議題,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數字文化首席架構師王朝陽和華旅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蘭玲分別就數字科技助力文化遺產活化和古建遺產數據產業化應用探索分享了他們的實踐和思考。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數字文化首席架構師王朝陽發表演講
在“科技賦能遺產活化”對話環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大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黨委書記、院長李崗,TEAMLAB無界美術館總經理王冬,國家科技傳播中心人工智能科技傳播中心主任、科大訊飛科協副主席包明明就數字科技與遺產活化結合的機遇與挑戰深入探討,進行了思想碰撞。
文化共享賦彩遺產活化新模式
要做到“讓文化遺產活起來”,不僅要深入挖掘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保護、利用、傳承好文化遺產,還要通過文化共享拓展文化遺產的功能價值,吸引各方參與文化遺產的共建共生。圍繞“遺產活化與文化共享”議題,首創郎園總經理趙春燕針對工業遺產活化與公共服務,清華同衡規劃院副總規劃師劉巖針對文化遺產地的城市更新,大地遺產CEO、大明宮書院院長黎筱筱針對大明宮書院的文化社區營造分別分享了他們的探索和經驗。
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與遺產活化相關的高質量文化產品正在涌現,對此市場需求側有怎樣的新表現,產品在研發運營過程中會遇到什么新挑戰,未來的發展趨勢又是如何?在“高質量文化運營與內容產品”對話環節,涂思美育創始人及CEO陳柯伊,嗶哩嗶哩公共事務部重大項目合作總監晏榕,耳朵里的博物館創始人、北京郭守敬紀念館執行館長張鵬,阡陌學社社長王許菲,《2021北京古建音樂季》發起人姚瑛探討了他們的所思所想。據悉,“中國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已連續舉辦三屆,論壇旨在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文化遺產保護活化利用新途徑。整合相關優質資源,全力構建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與可持續發展產學研交流合作平臺,積極推動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