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青海時指出,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我此次的選題既是高科院團隊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文旅部相關指示精神的體現。不難看出,青海的主要困境在于,既要保護,也要發展。2021年,習總書記提出了青海省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建設目標,青海近年來也在著力打造國家公園示范省,祁連山、青海湖、可可西里等都是我們青海省世界級的生態旅游資源。然而,青海生態地位特殊,我們目前面臨生態結構復雜、生態功能多樣、生態敏感性高,資源開發利用難度大的現實困境,全省國土面積90%左右為限制性開發土地。目前,宿營類生態旅居產品體系現狀以牧民牦牛帳篷等為主,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廁所、淋浴間、垃圾處理等領域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可見我們目前保護層面的工作較多,但是開發方面相對滯后。
我們團隊提出,通過打造科技保障-自然保護地可移動旅居空間裝備以支持自然保護地文旅投建領域的發展,例如能源保障裝備(餐廚方艙、凈水儲污收集方艙等)、應急避難防護設施(三級節點設施、高原便捷供氧設備)、公用集成方艙(衛浴一體方艙)、移動風景劇場,通過集成數智、監測、應急等系列設備提升高原戶外應急保障服務水平,創新低碳生態旅游運營模式,并基于智慧共享運營系統,構建生態旅居營地、驛站、高原應急保障基礎服務設施等,打造多層功能分級互補的可移動科技旅居空間體系,推進自然保護地的生態旅游信息化、智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