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當代環青海湖游牧社會的基本情況。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而今作為行政省份的青海亦因青海湖得名。周圍河流眾多,水草豐茂,草原面積廣袤,是我國內陸最大的咸水湖,面積達4583平方公里。環湖居住的居民以藏族為主,所占人口比例的平均值數在80%以上,生產方式以畜牧業為主,輔以少量的農業,是典型的畜牧經濟。青海湖周邊居民處于半定居半游牧的狀態。近年來,隨著青海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部分牧民也會在旅游旺季從事相關旅游住宿、體驗、經營項目等。環湖牧民的信仰以藏傳佛教為主,每年農歷四月十四到十五日會舉行娘乃節;青海湖南岸最大的信仰活動為龍寶賽欽神山祭祀活動,會舉行唱“拉伊”、舞蹈比賽等。北岸則為青海湖祭海儀式。
從環青海湖地區神話敘事與禁忌來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地方特色民俗、價值觀、地理知識乃至歷史變遷等大量信息。出現頻率較高的神話元素分別是天災(干旱)、因打破禁忌而招致的災禍(洪水)、對青海湖幾處地標(海心山、三叉河、倒淌河)來源的說明。此外,還有文成公主、女妖、松贊干布等代表性人物。這些故事代表了地方社會的歷史記憶河牧民們對社會河自然的認知狀態。例如,藏族群眾對水的敬畏,反映了居民對水乃至生命之源的認可,但也體現了人們對不穩定河不可控之水所引發洪澇、干旱的憂慮。簡言之,就是對水的敬畏與母體崇拜,這也反映了其原生的“苯教”與藏傳佛教的融合、發展。
從我們對青海湖祭海儀式的實地田野考察來看,儀式的地點主要在三牲拉卜則,拉卜則是指由土、石頭、木材等材料堆砌的方臺,一般建在具有標志性特點的山峰、湖泊以及水源地;三牲就是馬、牛、羊,因供奉牲畜的頭骨而得名。其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即通過祭祀同一個拉卜則,將群體維系在一起。這些儀式主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逐漸恢復,由環湖最大的寧瑪派寺院沙陀寺負責儀式的具體事宜。祭海儀式具有嚴格的時限規定,從早上七點的僧人誦經,到10點向青海湖投放祭品,每一步都有嚴格的要求。
此外,從祭海儀式中我們可以分析出其中的理性結構與生態智慧。這種“獻祭與互惠”的模式反映出當地牧民尋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解,馬牛羊三牲拉卜則的存在,是牧民對大自然饋贈的感恩,是與游牧生活息息相關的心理慰藉,更是青海湖北岸藏族部落的群體記憶,也是與其他部落河社群相區別開的標志。二是“立足當下,關懷現實”,這也是歷史流傳下來的一套社群文化河心理疏導,反映出藏傳佛教在信仰領域中曾經強有力地掌握過話語權。三是反映出“自然是人的心靈的投射物——有情自然”,反映出游牧社會與農耕社會理念的不同。牧民的祭祀與游牧生計息息相關,表達了人畜草相互依存,牧民與自然交融一體,將自然“人化”的樸素生態觀。此外,我們也能看出其背后豐厚的生態理性思想與最優的生計策略,牧民們祭祀神靈的目的,始終是處于對當下游牧現實生活的關懷,也是在不殺生的前提下靈活地對牲祭進行的改造。
最后,我們可以看出這種祭海儀式反映了地方性知識到生態文明的演變趨勢。這些環湖牧民在祖祖輩輩游牧生產生活中所積累河總結的生態理論河生態智慧,必然有利于我們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