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大地風景文旅研究生班第十三屆第八期課程精彩開講。本期課程主題為《國家公園管理模式中外對比分析》,由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博士張曄主講。張曄教授從國際視角出發,以多個維度對比國家公園管理模式實踐。從發展歷史來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家擁有超過100年的國家公園管理經驗;德國、日本、尼日利亞、越南等一些國家也有幾十年的國家公園管理經驗;我國于2011年制定國家公園發展計劃,至今已有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祁連山、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神農架、香格里拉普達措、錢江源、南山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從資金來源上看,世界上很多國家面臨國家公園資金緊缺問題,它們主要依賴政府(從稅金中)撥款,發展中逐漸依靠公園門票補貼 , 但是門票收入并不穩定,偶爾也接受私人捐獻或NGO資助。這方面我國正在逐漸引入特許經營機制,并希望增加政府撥款使公園公益化。與相關利益者的合作方式上,各個國家也有不同。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國家公園與其他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和原住民等均有不同形式的合作,并允許原住民出于文化原因使用公園資源。德國國家公園管理部門積極與其他政府部門、旅游企業、教育機構等組織合作,一些慈善機構提供了品牌建立、技術支持和志愿者招募等管理事項。日本建立公共服務機構支持公園運營,國家公園基金、其他非政府組織和志愿者也是重要支持力量。尼日利亞的公園大多有一些支持附近社區的福利項目,很多非政府公益組織也在資源保護和社區支持中多有貢獻,私人企業參與有限。越南主要是州政府主導的管理模式,也有與私營企業及非政府組織合作開發生態旅游,允許附近居民可持續性的使用濕地自然資源。
我國的試點措施是為遷出社區提供一次性的經濟補償,未來還需要有效解決更多的周邊社區的經濟利益沖突,還可以探索與全球環境研究所(GEI)合作,促進生態保護和社區經濟利益的和諧發展。國家公園管理進程應是有層次、全方位的,涉及公眾環保意識普及、訪客管理、土地保護、物種多樣性保護和監測、更新管理規劃和加深合作機會等。國家公園發展至今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如公園管理部門會無法平衡資源保護和旅游管理的沖突;氣候變化及隨之而來的物種滅絕需要國家層面出臺應對措施和綜合規劃;不同利益相關群體的參與管理將可能由于沖突而耗時低效等等。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在未來國家公園體系建設進程中,可以首先進一步規范旅游管理,完善預約和準入許可機制,靈活門票選項,鼓勵多次游覽,完善露營設施支持,遷移游客服務到門戶社區,讓生態旅游作為社區利益和自然保護的關鍵平衡工具;其次,公園管理部門和其他重要利益相關群體,特別是當地社區要協同管理公園,持續改進合作方式,從而達到高效管理;此外還可以強化非政府組織的協調角色,例如 EUROPARC 就在德國國家公園管理中,對各利益相關群體的合作協調關系上功不可沒。
后續大地風景文旅研究生班將持續推出精品課程,歡迎大家收看。收看回放
請識別下方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