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榮幸參加本次年會,看到年會的隆重氣氛,也感覺到行業復蘇振興非常有望。旅游的優質發展在我看來就是高質量發展。具體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生態文明是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扎實的理論保障,有助于改變原有旅游觀念,促使摒棄以自然資源消耗為代價的發展方式,從根本上改變以征服自然為目的的價值觀念,使旅游產業體系的運行控制在資源環境的承載范圍之內,實現旅游系統與生態系統的良性互動與協調發展。
二、發展旅游業是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共享型產業,與生態文明關系緊密。旅游業是“鑒賞美麗”的產業,是展現“美麗中國”的載體,也是體現“美麗中國”建設成果的重要平臺, 應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率先行動,發揮“龍頭”作用,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三、綠色旅游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綠色旅游強調保護和發展并重,具有綠色環保、低消耗的特點,能夠充分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是展現“美麗中國”的載體,也是體現“美麗中國”建設成果的重要平臺。綠色旅游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重要實現路徑。綠水青山具有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綠色旅游是提升娛樂、文化等服務價值的重要途徑,它能在推進生態保護與消除貧困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點,有助于實現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變,使生態資源轉換為惠普民生的福祉,從而實現生態好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在生態文明背景下,旅游業實現優質發展,主要聚焦五方面。
一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探索綠色旅游。綠色發展理念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本身也是充分體現綠色發展里的一項產業,我們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更應該充分體現這一理念,實現優質發展、高質量發展。
二是深度開發旅游產品,實現生態產品價值。以發揮旅游資源生態文化服務價值為重要突破口,推動生態科考游、綠色康養游、科普研學游等系列綠色旅游產品的發展,將旅游資源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目的地發展的“金字招牌”,驅動旅游目的地優質發展。
三是統籌旅游資源利用,適應保護地體系構建。探索自然保護地內的生態旅游方式,將對自然保護地保護功能的影響最小化。
四是加強旅游環境保護,建立健全環境治理體系。
五是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產業升級。建立生態產品旅游價值實現機制、健全旅游生態補償機制等,開展綠色旅游發展政策引導。
總之,要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旅游優質發展新動能。樹立生態文明的旅游發展觀,在發展過程中,切實按照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