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及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旅游消費轉型升級,休閑度假產業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多元化、集聚化、高品質休閑度假產品需求日益凸顯,尋找高質量的標桿和旗幟,全力推動休閑度假產業高質量發展,營造高品質休閑度假空間勢在必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是旅游行業繼5A級景區之后的又一金字招牌,是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建設的“前沿陣地”,是休閑度假產業改革創新、提檔升級的重要抓手,是拉動中國文旅產業高品質發展的又一輛“動力火車”。以創建世界級旅游度假區為牽引,持續推進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標準化、國際化、品質化建設,是當前旅游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近年來,為了適應旅游業由游覽觀光向休閑度假轉變的新趨勢,滿足大眾多元化、集聚化、高品質的休閑度假旅游需求,文化和旅游部積極探索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隨著《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管理辦法》、《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26358)及相關細則的相繼出臺,標志著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已經進入標準化、細節化、科學化管理的階段。
如何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如何把握評定標準?本文將從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發展現狀、創建背景、創建流程三方面來闡述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的相關事宜。
發 展 現 狀
截止目前,我國旅游度假區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以60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核心和以700多家省級旅游度假區為基礎的度假區梯隊,在度假區標準和管理辦法指引中不斷完善發展。
2022年新版《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 26358-2022)國標進一步明確了旅游度假區的定義,提出旅游度假區是以提供住宿、餐飲、購物、康養、休閑、娛樂等度假旅游服務為主要功能,有明確空間邊界和獨立管理運營機構的集聚區。
·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分布
60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分布于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約占全國行政區劃的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分布于華東地區和西南地區。
以秦嶺—淮河一線及第二、三級地理階梯為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在中國的分布呈現“半壁江山密集,半壁江山空缺”的特點,由此可見氣候對度假價值的決定性影。
·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類型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類型呈現多元化特點。通過資源類型統計可以發現,“河湖型”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中的主要類型,有20家,其次是山地型12家、海濱型8家。隨著國家政策傾向和市場變化,度假區將會涌現更多、更新的類型。
創 建 背 景
· 國內旅游趨勢
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時代,大眾的消費行為逐漸從物質層面向精神層面轉變,對于消費的品質、體驗和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國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也順勢提出“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隨后《“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提出“打造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旅游體驗”,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 26358-2022)新標準也指出“富有文化底蘊”成為旅游度假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定語,可以說隨著國民旅游度假需求的不斷升級和分層,以及國家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正朝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文化型度假區成為國家級度假區升級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 創建政策背景
從1992年“國家旅游度假區”概念的提出,到2022年《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 26358-2022)新標發布,歷經30載的發展,可謂是從新生到了蓬勃發展的青年時期。為了促進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發展,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從這些政策來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認定管理從原來的粗放階段,發展到了現在的標準化、細節化、科學化管理的階段,申報評定有法可依,有進有出動態管理。
創 建 流 程
· 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六項系列材料
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應當經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向文化和旅游部提交以下六項材料:
一是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推薦文件;二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認定申請報告書;三是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自評報告及相關說明材料(含文字、圖片和視頻);四是縣級以上自然資源部門關于土地使用符合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相關材料;五是近3年無嚴重違法違規等行為記錄和未發生重大旅游安全責任事故的承諾書;六是文化和旅游部要求的其他材料。
· 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工作任務分解
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是一項系統工作,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宣傳啟動階段、創建實施階段、創建自檢階段、檢查驗收階段、總結提高階段。
圖6 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五大階段
· 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五大抓手工程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申報要在做好基本功的基礎上,抓好五大重點工作。一是抓好基礎建設,打造國際化的旅游設施;二是抓好業態創新,打造多元化的休閑度假產品;三是抓好品質服務,打造有溫度的旅游服務;四是抓好環境保護,打造生態化的旅游環境;五是抓好全域聯動,構建全域聯動發展機制。
·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需關注六個理念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創建需具備六個理念:一是文化體驗,IP引領;二是整體發展,重點突出;三是親子度假,康養度假;四是綠色發展,文明引領;五是科技帶動,轉型發展;六是放眼世界,走出國門。
·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的工作機制安排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是一個需要由黨政統籌引領,建立統一管理機構,“集中地區力量”推進的“大事”。
一是構建創建基礎。根據國標管理制度要求,依法依規成立度假區管委會。
二是強化政府主導。成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辦公室負責具體創建工作。
三是明確創建方向、階段和任務。制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
四是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建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日常工作簡報制度。
·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過程中的八個注意點
一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空間四至要清晰;二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區的地塊要相對規整且無飛地情況;三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區與同區域范圍內的國家5A級景區不能重名;四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區與同區域范圍內的國家5A景區范圍不能重疊;五是面積滿足標準要求及度假需求;六是游客數量與度假環境相適宜;七是建筑設施與度假區消費水準相匹配;八是綜合服務中心和大門注重本身的功能和作用。
·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組織認定程序
根據2019年12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實施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管理辦法》規定,文化和旅游部按照自檢--申報--材料審核--基礎評價--現場檢查--審議--公示與公告--復核抽檢的程序組織認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7條通報整改線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文化和旅游部給予通報批評處理,并要求限期整改:一是經檢查或者復核,部分達不到國家標準《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26358)及相關細則要求的;二是旅游公共信息服務體系不健全的;三是游客投訴較多或者旅游市場秩序混亂,且未及時有效處理的;四是因管理失當,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五是發生較大旅游安全責任事故的;六是變更名稱、管理機構或者調整空間邊界未及時備案的;七是文化和旅游部認定的其他情形。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受到通報批評處理的,應當及時認真進行整改,整改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整改期限屆滿后,經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報文化和旅游部檢查驗收。通過檢查驗收的,下達整改合格通知;未通過檢查驗收的,文化和旅游部給予取消等級處理。
·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7條禁忌線
根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管理辦法》規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文化和旅游部給予取消等級處理:
一是經檢查或者復核,與國家標準《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GB/T26358)及相關細則要求差距較大的;二是存在嚴重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的;三是資源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四是發生重大旅游安全責任事故的;五是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六是申報過程中弄虛作假的;七是文化和旅游部認定的其他情形。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受到取消等級處理的,自取消等級之日起3年內不得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目前我國旅游市場正穩步加快復蘇,休閑度假旅游需求持續增長。今后一段時期,現有這份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名單將進一步擴容,度假區建設也將由滿足國內休閑度假旅游轉向參與全球休閑旅游市場競爭。自今年2月1日起,新版度假區等級劃分標準開始實施,在新國標和即將出臺的新細則的規范下,各地的度假區工作或將全新出發,后期大地風景也會對新標進行全面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