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9項。
在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對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進一步提升遺產旅游管理服務水平,發揮旅游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的重要作用,7月31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刊》編輯部主辦,北京市文物局、中國世界遺產旅游推廣聯盟支持的北京中軸線遺產旅游管理服務專題研討會在東城區美后肆時景山市民文化中心順利舉行。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吳必虎教授,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院長張寶秀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向勇教授,北京聯合大學特聘教授、《旅游學刊》執行主編張凌云教授,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曾博偉教授依次發表主題演講。
吳必虎教授在《戀地主義原真性與中軸線文物建筑再利用》報告中,向與會者概述了戀地主義原真性作為文物保護基礎理論,從北京中軸線遺產文化沉積的地方性,談到以原址使用與活化呈現的方式實現再地方化,重點強調中軸線文物建筑再利用過程中的制度與政策支持。
吳教授指出,北京中軸線是一個連續的空間結構,從古至今歷代的文化沉積,形成了其固定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戀地主義原真性強調對“地點意義”的追求,認為特定地理位置和建筑空間所攜帶的場所基因,特定原址的地方精神價值,要遠遠大于文物建筑本身的價值。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的保護,重點是原址地方感以及空間結構的保護,而不僅僅是里面的古建筑。
在文物遺產活化呈現方面,吳教授指出全球化以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已經對地方感造成非常大的沖擊,中軸線文物建筑的再利用,需要適應現代消費需求,允許再地方化。一方面,允許新建建筑,如1989年由現代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建造的盧浮宮金字塔,便是建筑再地方化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中軸線上的普通文物建筑如何再利用,是文物保護界需要思考的問題。吳教授建議利用文物騰退空間補充公共功能,建設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藝術館等公益文化設施。
吳教授還指出,中軸線文物建筑遺產作為公共建筑,傳遞的價值和傳承的方式一定要向面向公眾,需要更開放的政策。利用過程中涉及到多部門配合,吳教授建議在制度上簡化相關手續,減少重疊和沖突,同時建議國資委對國營區屬企業要將公益項目納入考核。
最后,吳教授總結,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定會迎來中軸線新的文化傳承與呈現,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促進北京消費經濟的增長,形成雙贏局面。
北京中軸線作為中國城市規劃傳統乃至中國歷史的重要見證,彰顯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其申遺成功為世界貢獻了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案例。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將以此為契機,落實中軸線旅游管理服務規劃編制和旅游配套服務工作,助力中軸線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傳承與可持續利用,加快把北京打造成為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一流的旅游城市。